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人物专访:走近草根网优秀作者“贵州老高”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草根网    阅读次数:102062    发布时间:2023-05-23

 

人物专访:走近草根网优秀作者--“贵州老高”续五

高致贤老师“五十年写作感受之杂谈”摘录:4

  

我学三个写作常用名词

 

我在五十年写作体会连载拙文中,不时提及素材、题材、体栽这三个名词,有人问题材与素材有无区别?我以为这是写作的基本常识,没有条理回答。后有一征文圈主把题材与体栽混为一谈,且以此回答应征者的提问,我才认为是个问题,联想到网络发表勿需行家审编,随想随写,随写随发的大环境,因之一些写作者就忽略了基本知识的学习。故想将我对这几个名词含义的理解写出来供初学写作的网反参考。

材,就是材料。素材是我们了解到的没有经过选择加工的原始材料。

题材呢,则是作者在素材基础上初步选择加工的材料,也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用以表现主题思想,因此,它不同于素材。题材要求真实、典型、新颖,能反映新鲜而有意义的问题。

体栽则是文章的类别和形式,如诗歌、小说、散文、言论、消息、通讯、特写等等等等。还可细分出若干种。

这已是老掉牙的东西了,辑录于斯,仅供温故知新,纳故吐新。


短文不宜长构思



短文不宜长构思,尤其是写新闻。我有一种体会:为要快出并出好作品,发现题材,立即构思;想出中心,马上动笔,在具体写作中去充实、完善构思,及时将思想化为文字。假如得到一个题材,想将它构思得十分满意了再动笔,结果会出现几种情况:或因感情变化而搁笔;或因工作任务冲击没有时间写、或因家庭烦恼没有心情写,使很好的题材付之东流。散文、小品写作如斯,新闻写作更是如此。

980年的某夜,我住在中央民族学院(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灵感一来,便构思起一篇小小说。当晚连中心、题目、谋篇布句,乃至一些语言词汇都想好了,觉得很满意。但当时懒得起床,想第二天再写。次日凌晨,偶来一紧急任务,长途辗转五天,回来再想,写作兴趣已消失。

灵感的出现不会持久,灵感一来就动笔,兴许会出佳作。灵感消失再硬写,即使写出来也是苍白无情的。我给自己订了一个规矩:心有所感,马上动笔。有感即发,从写作中去完善构思。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业余作者如果对短文、新闻还是两句三年得,即使一吟双流泪,短命者恐怕连流泪的机会都没有了。

从构思到成文,就是从思想到行动。其间是有一段距离的。对短文、新闻,思行之间的距离越短越好,做到思行并举,倚马可待。借用一句话来结束这篇短文:作而不思则罔,思而不作则殆

文章怎样才能写深刻?

关于怎样才能把文章写深刻的咨询已有不少时日了,一直没有认真回答,那是我也还被这个问题困扰着。以前不少关心我的编辑老师来信,几乎都指出我的文章还有点道理,但欠深刻,故不采用。但也没有向我指点如何写深刻的迷津。为此,我潜心查阅了一些资料,多是泛泛而谈,难得真谛。近读林淡秋先生之作,其中谈到这方面的问题较为具体;现将读书笔记摘抄发表,算个回复吧。

林先生说:“……鲁迅的作品所以那样深刻,我想,主要因为他有明澈的历史透视和深刻的现实体验,……他不但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而且同广大的人群一同生活,一同呼吸,一同忍受,一同反抗,一同斗争(这些一同你们做到了吗?我未做到,故写不深——引者)。他因此非常熟悉周围的人物,非常熟悉故人和战友,彻底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了解他们的虚伪和真实,所以能够把握住他们的灵魂,能够剥去他们表面上的洁白,挖出藏在底下的污垢,而且还能挖出藏在那污垢底下的真正洁白来:这就叫作深刻。……”

上述的五个一同和两个非常熟悉及两个了解并两个能够,就是写深文章的真谛,也算林先生的秘密吧,够我们学的。

林先生还告诉我们:精读一篇鲁迅的作品,比熟读几十本创作方法一类的书籍有益得多。可见,文章要写得深刻,除深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人、一切事,学习历史知识外,还得认认真真地读些写得深刻的经典作品。了解历史,对照现实,不要被那些干巴枯燥的写作方法约束自己。请注意,这里说不能读的有两个前提:一是干巴枯燥的;二是不要约束自己。至于那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写作经验总结,有血有肉的心得体会,也是对人有启发的,联系实际读一些,也使我们初学写作者少走弯路,未尝不可读。

我从林先生的作品中获益匪浅,故将学习心得写来,不知你们以为怎样?望予反馈!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47287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