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初,三毛来到了王洛宾生活的新疆乌鲁木齐,两个萍水相逢的人心有灵犀,一见如故,共同的艺术见识和命运,让他们相见恨晚。三毛心中对这位满面大胡子、年近八旬的沧桑老头,有了别样的依恋和痴迷。欢乐地相聚两天后,两人依依惜别。回到台湾后,三毛对王洛宾的思念与日俱增,开始一封接一封写情书,寄往那遥远的地方。九月,借着为电影《红尘滚滚》修改剧本的时机,三毛又奔向了她心中遥远的地方。他们一起做饭散步,一个唱歌一个伴奏。这是在荷西离开后,三毛少有的快乐时光。春潮涌动的三毛炽烈而大胆地当众抱着王洛宾说:我就只要你!恰巧这一幕被拿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们拍了下来。三毛当时47岁,王洛宾78岁,31岁的差异,成为二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年轻无忌,执着和癫狂渴望爱情。而一个老成保守,王洛宾内心虽深爱三毛,但他自认来日不多,怕三毛日后为他痛苦,不敢接受对方的深情,所以选择了拒绝逃避,但不想他这自认是为三毛着想的做法却残害了三毛。一周以后,三毛伤心地离开了乌鲁木齐,他们之间终是无言的结局。1991年1月4日,生无可恋的三毛自缢离开了人世,到天堂去追随爱人荷西了,让人无限痛惜。
王洛宾之后,2004年,另一位充分领悟了新疆民族音乐精髓的歌手刀郎,以演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从新疆火到全国,红遍大街小巷。随后,由他创伤演唱或翻唱的一系列新疆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大漠情歌》《丝路乐魂》《《喀什噶尔胡杨》《西域情歌》等,深受大众喜爱,给乐坛带来了一股强劲的西北风。刀郎歌声中质朴的情感,沙哑沧桑的嗓音,像是从西域大漠吹过来的风沙,饱经风霜,被称为西域之音,让我更进一步了解新疆的美好。我想,没有遥远的新疆,便没有王洛宾、刀郎歌曲的旷远苍凉。正是新疆的大漠戈壁,雪峰草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赋予了他们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让他们不断谱写创作歌唱出震撼人心,久唱不衰的优美民族歌曲。
新疆是物产丰饶的地方,不用说牛羊遍地的草原牧场,葡萄瓜果飘香的农田村庄,就连干旱荒凉,寸草不生的沙漠都是聚宝盆。在漫漫黄沙下面埋藏着储量惊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为全国之最。随着新的油气田不断被探明、开采,有人说,这里将会成为第二个中东油田。
新疆是古西域文明的荟萃之地。从汉代开始,新疆便一直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国、印度、西亚、北非和希腊五大古代文明交织荟萃之地,使得西域诸国得以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最终导致光辉灿烂的西域文明的产生。11世纪后,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逐渐改由海路进行,加上西域地理环境恶化、民族变迁等因素,疏勒、龟兹、焉耆、楼兰、高昌等许多西域古国先后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吞没,具有千年历史的西域文明日趋衰落,逐渐被人们遗忘。今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进,新疆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汇集地必将重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再现昔日荣光。
新疆是盛产美女的地方。当前,红遍国内演艺圈的“新疆四美”(迪丽热巴、古力娜扎、佟丽娅、哈尼克孜),她们颠倒众生的绝世美颜轻松辗压苏杭、川渝、东北等地的美女,惹得不少男人心动,成为他们魂牵梦萦的梦中情人,更让不少女人羡慕嫉妒恨。但不少新疆人或了解新疆的人却说,“四美”若在新疆,则被视为普通路人,走在新疆的城市中,真的是“三步一娜扎”,“五步一热巴”,根本不用回头,可谓美女如云。难怪,华夏历朝那些丰功伟绩的帝王,垂暮之年仍念念不忘远征西域,他们心中掂记的难道只是那几颗萄葡干吗?
近年来,新疆在网上有两条讯息格外火。一个视频是天山脚下,被人称为“天马故乡”新疆昭苏县,美女副县长贺娇龙在茫茫雪原上身披一袭红斗篷,驰马扬鞭,英姿飒爽,追逐万马奔腾的马群,为当地旅游项目代言。纵马奔腾的贺娇龙火了,无数人通过她的视频认识了美丽的新疆、认识了昭苏,昭苏成了不少人肉体和心灵需要去追逐流浪的地方,成了全国“网红”打卡地。
另一个在网上更火的则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情歌和它背后那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牧羊人和养蜂女的故事,让不少人听了潸然泪下。一个追逐草原放牧羊群的单身牧羊人,一个丈夫去世后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追随着花开花谢养蜂糊口的养峰女,两个漂泊的人在可可托海草原野花盛开的季节相遇。善良的牧羊人觉得养峰女不容易会经常送一些羊奶过来,而养蜂女也会把蜂蜜放到牧羊人的毡房门口,两颗漂泊的心渐渐互生爱意。牧羊人很清楚的表达了对养峰女的爱意,说他不在乎她有两个孩子,他愿意像亲生父亲一样照顾两个孩子。养峰女遇到牧羊人,那颗沉寂的心又被重新唤醒。她也爱上了这个开朗善良乐于助人的男人,但她没有忘记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想拖累他,所以她选择在一夜的大雨中带着孩子赶着驼队偷偷的离开。而牧羊人却没有离开,仍然痴痴地在等待养峰女的重新出现。当她听说牧场的草都黄了牧羊人还没离开要等她回去,她哭了。托人捎去假消息告诉牧羊人说她已经嫁到了伊犁,希望他能忘记她……
真正的爱,有时并不是拥有,反而是放弃!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