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常怀千岁忧 能得百事顺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龙继辉    阅读次数:5833    发布时间:2025-11-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所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坚定四个自信,最终要坚信共产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我们身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干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心要想着远大目标。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胸怀大局、着眼长远提供了根本遵循。117日《人民日报》)

有喜必有忧,有忧必有喜。忧和喜是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从不落单。忧和喜是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不可或缺。正如古人说得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同时,忧和喜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忧可以转化为喜,喜也可以转化为忧。笔者认为,常怀千岁忧,能得百事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一句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经典谚语,道出了人们要时刻怀有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警醒人们要有长远的打算,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对未来不管不问、不管不顾。确实,忧患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管你喜不喜欢、承不承认,忧患都在那里存在或者即将来临。人有远虑,当忧患来临时,就能胸有成竹,应对自如,而不至于措手不及。如果没有远虑,当忧患来临时,多半会措手不及,从而应对失当,效果难免就会差强人意,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党员干部工作中,在面对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不能盲目乐观。一定要有清醒认识,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不能糊里糊涂地工作或者过日子。要把当前和今后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隐患分析透彻,采取相应的预案,并开展演练。熟能生巧。今后万一出现不利的局面时,也就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句话,就是要做到居安思危。当然,在形势不利时,更应该居不安而思危。而且,党员干部在面对不利局面时,要充分集中民智民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全力攻坚克难,化危为安。

党员干部要善于化危为机。面对忧患,不可否认。否则,就会犯下掩耳盗铃的笑话。面对忧患,也不可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要勇敢地面对忧患,哪怕是内忧外患,也要争取化危为机,争取转危为安。面对危机,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能一遇到危机,就慌了神,搞得手脚无措似的。手脚无措,大概率就会作出错误的决策,效果自然也就会差强人意的。其次,要理清危机的种类,正确分析危机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找出科学合理的应对良策,化危为机,最大限度地转危为安。化危为机,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抓早、抓小,要将忧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为此,化危为机,要善于治未病,做到未雨绸缪。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555386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