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三扇通往旧时光的朱漆大门,李会诗以笔勾勒历史,让我于墨香中体悟几个不同时期里浩如烟海的诗和情。
文字是光的琥珀,将千年的心事妥帖封存。在《宋词是一朵情花》中,作者将宋词比作“绽放在时光深处的情花,每一片花瓣都浸着词人的泪与笑。”就像在对李清照所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时,于而她言“雨不是落在芭蕉叶上,而是落在一个女子颠沛流离的人生里”。这与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积极豁达相反,这何尝不是人生泪与笑的写照。这些感悟是“跨越千年也能共鸣的心跳。”
若说宋词如情花,《终是落叶满长安》便是一幅水墨长卷。书中写“长安的落叶,落了千年,每一片都载满故事”,白居易“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时,可见,长安不仅是一城,更是诗人的梦。梦醒之时,却只剩满阶落叶与无心怅惘。长安是盛唐的精神图腾,承载着无数文化与记忆。那里有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热闹。有杜甫“国破三河在,城春草木深”悲凉,一切皆被这无数的落叶托起,化成一阵永无止境的风,吹过无尽的明天。长安的故事,永远鲜活。有一阙婉约的曲,里面是对“秦淮河的水,流了千年,每一朵浪花都藏着斑驳旧事”的描绘,它便是《斑驳旧事秦淮河》。提及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作者以独特的见解“秦淮的风月没磨去她的风骨,反而让她活成了一朵带刺的蔷薇。”这何尝不是写秦淮河的悠久,它是水,亦是照映历史变迁的镜。它以水将“斑驳旧事”化为了历史温柔的呢喃。
“情花”不只是古代的,更是我们安放青春喜忧的温柔角落;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故事,当我们想象朱雀大街上,看胡商牵着骆驼走过,听酒肆传来琵琶声时,是否也会想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史诗”呢?青春也有对诗意的向往,岁月是斑驳的,你要读懂,这何尝不是青春里的“不完美”。青春的“不完美”,恰恰更是人生的更鲜活动人。读书,不是读懂文字,更是与作者对话——与词人共赏一轮明月,与诗人同叹长安落叶,与秦淮河旧人共听流水潺潺。
“时光会老,可文字里的深情永远年轻”,而我们,便是这深情的传承者,在墨染的时光里,续写属于我们的诗意篇章。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