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霜序,故土凝清露。
垂泪尽,慈音去。
甘棠临暮色,残屋空留处。
人不见,夜阑月碎银辉路。
梦里承欢晤,觉醒悲难诉。
忆怎禁,烟深树。
心香焚数瓣,泪共残红舞。
肠断也,哀思寄与西风渡。
注:
甘棠,指贵州省黔西市甘棠镇。地处黔西市东部,东与永燊彝族苗族乡接壤,南与城关镇、绿化白族彝族乡毗邻,西邻仁和彝族苗族乡,北连定新彝族苗族乡。龙潭河贯穿全境。元、明时期为彝族卢鹿部土目住地,留有衙院、官寨地名。
赏析:
此词以沉郁的笔调追忆外祖妣,情感真挚,意境苍凉,将九载思念融入秋景与梦境,是一首情辞并美的悼亡佳作。
上阕:触景生情,物是人非
上阕以秋日实景起笔,奠定全诗悲戚的基调。
起句点时:“九秋霜序,故土凝清露”,“九秋”既点明“九周年”之题,又以“霜序”“清露”勾勒出秋日清晨的凄清景象,为下文抒情铺垫氛围。
直抒胸臆:“垂泪尽,慈音去”,四字短句直写悲痛,泪已流尽而慈爱的声音却永不再闻,直白中见深沉。
借景衬情:“甘棠临暮色,残屋空留处”,用“甘棠”(故乡地名)和“残屋”两个意象,写旧时景物仍在,而亲人已逝,“空留”二字道尽物是人非的失落。
收束凄凉:“人不见,夜阑月碎银辉路”,从白日到夜阑,视线所及仍是“人不见”,连月光都成了“碎”的,将内心的破碎感外化于景,凄凉至极。
下阕:忆梦难禁,哀思无尽
下阕转入梦境与回忆,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梦与现实:“梦里承欢晤,觉醒悲难诉”,梦中还能承欢膝下,醒来却只剩无处诉说的悲戚,虚实对比间,更显思念之苦。
回忆绵延:“忆怎禁,烟深树”,“怎禁” 二字写出回忆的不由自主,而 “烟深树”的迷蒙之景,恰如回忆的悠远与模糊,难以捕捉。
以行动情:“心香焚数瓣,泪共残红舞”,通过“焚心香”的祭奠动作和 “泪舞残红”的细节,将抽象的哀思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情感浓烈。
结句寄意:“肠断也,哀思寄与西风渡”,“肠断”直抒悲痛极致,末句以 “寄与西风”收束,将无尽哀思托付给西风,希望它能将这份思念带往远方,余韵悠长。
全词以“秋”为线索,串联起实景、梦境与回忆,上阕写景,下阕写情,景与情相互交融,语言凝练而情感饱满,将九年来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