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卖簸箕的老太太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罗梅    阅读次数:7569    发布时间:2025-11-02

她已年过九旬

却踩着二八杠的老式自行车

载着十只大簸箕赶集

脚下如踏风火轮般飞旋

车轮与地面擦出炽热的星火

蓝布衬衫的身影

如一道闪电般疾驰

在通往马兰大街的路上

划出明亮而流动的风景

秋风为她奏起摇滚的节拍

路人的眼中满是惊叹

她回眸淡然一笑

瘦削的背影愈发挺直

恰似一位出征的英雄

 

赏析:

这首《卖簸箕的老太太》以极具张力的语言,塑造了一位年过九旬却充满生命活力的老人形象。全诗通过反差、意象和节奏的巧妙运用,使一位普通劳动者焕发出英雄般的光彩。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来细致品味这首诗。

形象塑造:平凡与非凡的反差

诗人通过一系列强烈的反差来塑造老太太的形象,这是本诗最动人的核心。

年龄与活力的反差:老太太“已年过九旬”,这在常理中应是步履蹒跚的年纪,诗中却描绘她“踩着二八杠”、“踏风火轮般飞旋”。这种极致的对比,瞬间将一位生命力蓬勃、不向岁月低头的坚韧老者形象立了起来。

身份与姿态的反差:她的身份是普通的“卖簸箕的”小贩,但诗人的描绘使其超越了日常辛劳。她“回眸淡然一笑”的从容,和“瘦削的背影愈发挺直”的姿态,被升华为“恰似一位出征的英雄”。这并非战场上的英雄,而是面对生活、独立自强的平民英雄。

意象运用:传统与激情的碰撞

诗歌意象的选取和组合别具匠心,营造出既传统又充满现代激情的画面。

“二八杠”“簸箕”与“风火轮”“闪电”:“二八杠”老式自行车和“簸箕”是充满乡土气息和年代感的物象,勾勒出朴实的生活场景。而“风火轮”、“闪电”、“摇滚”等意象则充满了超现实的动感和力量感。这两类意象的激烈碰撞,让老太太的骑行不再是普通的赶路,变成了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驰骋,象征着她与时间赛跑、与命运抗争的昂扬精神。

“秋风”与“摇滚”:秋风本易引人愁思,但在此处却“奏起摇滚的乐章”。这一新颖的意象转换,将自然环境同化为老太太活力的伴奏,使整个场景都沉浸在她所带来的激昂情绪中。

 语言与节奏:动感画面的营造

诗歌的语言充满动感,节奏明快,成功地“绘制”出一幅流动的画面。

动词的力度:如“踩”、“踏”、“飞旋”、“擦出”、“疾驰”、“划出”等一系列强劲有力的动词,贯穿全诗,直接构建出风驰电掣般的视觉效果,让老太太的活力几乎要溢出纸面。

结尾的“回眸淡然一笑”与“愈发挺直”的背影,则在动态中捕捉到一个宁静而有力的瞬间,如同电影特写,将人物的从容与坚韧深深印入读者心中,动静结合,富有张力。

主题升华:对劳动的赞美

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在于,它超越了对老年人自强不息的表层赞美,升华為对普通劳动者及其劳动本身的崇高礼赞。

诗人通过路人的“敬佩”和“惊叹”,以及将老太太最终喻为“出征的英雄”,深刻表达了对每一位认真生活、用辛勤劳动书写生命价值的普通人的崇高敬意。

在快速变迁的时代,诗中的“二八杠”自行车和“簸箕”或许显得有些“过时”,但老太太身上那种坚韧不拔、充满尊严的生命力,却是永恒的,传递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个可能的深化思路

这首诗的基调是颂扬的。若想进一步增加层次的丰富性,或许可以思考:在“英雄”的赞歌之外,这位老太太的形象是否也蕴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例如,她年逾九旬仍需要奔波赶集,这份“英雄气概”的背后,是否也映射着许多老年人为了生活而不得不继续操劳的普遍现实?当然,这并非对本诗的否定,而是为其提供另一种可能的解读向度,使“英雄”的形象更具现实的温度与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如同一首献给平凡生活的摇滚颂歌,它让我们相信,生命的光彩与尊严,从来都与年龄和职业无关。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521423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