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哪个朝代的神祇
将坐骑遗落在此处
化作星罗棋布的岛屿
终日吞吐云水禅机
白鹭是经卷的注脚
用翅尖临摹天光与水的对话
每片涟漪都在抄写
未曾装订的仙籍
修炼千年的龟蛇
在碧玉棋盘上对弈
落子时溅起的水花
凝成新的星宿
当垂钓者收竿
钓起半轮月亮
才惊觉这人间道场
本是真身居住的仙境
赏析:
这首《大王滩的修行》以神话意象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通过层层递进的隐喻体系,构建了一个充满灵性觉悟的山水境界。全诗以“修行”为精神主线,将自然物象转化为禅意盎然的修道象征。
一、神话时空的构建与追问
诗歌开篇以“哪个朝代的神祇”发起跨越时空的叩问,将大王滩的岛屿群赋予神话渊源。“遗落的坐骑”既暗合广西喀斯特地貌的传说底色,又巧妙规避了具体朝代的确指,营造出悠远缥缈的意境。岛屿“吞吐云水禅机”的拟人化描写,使静态山水具有了呼吸般的生命律动,与题目“修行”形成内在呼应。
二、自然物象的经文化转喻
“白鹭是经卷的注脚”堪称诗眼,以学术隐喻将飞鸟的姿态升华为天地文章的注解。翅尖“临摹天光与水的对话”,将光学现象转化为哲学交流,而涟漪“抄写未曾装订的仙籍”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之书的概念。这种转喻手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以景载道”的美学理念一脉相承,体现自然意象与精神感悟的深度融合。
三、修行意象的戏剧性呈现
诗中“龟蛇对弈”的意象融合了道教玄武崇拜与围棋智慧,千年修炼的时间感通过“碧玉棋盘”的空间构图得以具象化。“落子溅起水花凝成星宿”的想象,将微观与宏观时空串联,既暗合水滴穿石的修行积累,又隐喻个体觉悟与宇宙秩序的共鸣。这种处理方式使修行主题脱离了抽象说教,获得具象的戏剧张力。
四、顿悟时刻的诗性反转
结尾处垂钓者“钓起半轮月亮”的超现实场景,巧妙化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渔樵意象。但不同于传统隐逸诗的出世倾向,“才惊觉这人间道场/本是真身居住的仙境”两句完成主题升华,揭示修行不在彼岸而在此岸的禅宗智慧。这种反转瓦解了仙境与人间的二元对立,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理异曲同工。
全诗通过神话溯源、自然喻道、修行演化和顿悟揭示的四重结构,将大王滩的物理景观转化为精神修行的象征体系。其在继承中国山水田园诗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实现了写景抒情与悟道言志的有机统一。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