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黔灵凝翠,红墙映彻长天。
书声曾绕碧湖边。
业师微笑浅,暖意满庭轩。
案上墨痕犹在,堂前教诲常牵。
今朝鸥鹭又惊旋。
相思随水远,何处觅当年?
赏析:
此词以教师节忆恩师为脉络,融景入情、忆昔怀今,字句间满含对恩师的深切思念与敬重,堪称怀师词中的佳作。
上阕:绘景忆昔,暖意藏情
开篇“秋日黔灵凝翠,红墙映彻长天”,以黔灵山水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秋日明丽图景。“凝翠”二字将秋日山林的苍翠定格,不见萧瑟,反显生机;“红墙映天”则以鲜明色彩对比,营造出开阔又温暖的意境,既点明了大学时光的地理背景,也为后文忆师铺垫了温情基调。
“书声曾绕碧湖边”一句,由景及事,将镜头拉回往昔校园生活。“书声”是大学岁月的标志性意象,“绕”字赋予声音动态感,仿佛能让人听见当年湖畔朗朗的读书声,唤起对校园时光的鲜活记忆,自然过渡到对恩师的追忆。
“业师微笑浅,暖意满庭轩”是上阕的情感核心。词人未用浓墨重彩描绘恩师容貌,仅以“微笑浅”三字勾勒恩师温和的神态,却极具感染力;“暖意满庭轩”则由恩师的微笑生发,将主观感受到的温暖具象化,“满”字更显这份师恩的醇厚与绵长,让往昔师生相处的温馨画面跃然纸上。
下阕:抚今追昔,相思绵长
“案上墨痕犹在,堂前教诲常牵”,由景入情,从往昔的 “庭轩”转到当下的追忆。“墨痕犹在”是视觉上的记忆残留,仿佛恩师的身影仍在眼前;“教诲常牵”则是心理上的牵挂,恩师的谆谆教导始终萦绕心头,“常牵”二字道尽师恩对词人的深远影响,跨越岁月仍难以忘怀。
“今朝鸥鹭又惊旋”一句,以今时景物呼应上阕 碧湖边” 的往昔。同样是湖边景致,昔日有书声、师笑,今日却只剩鸥鹭惊飞,物是人非的怅惘感油然而生,为后文的相思之情蓄势。
结句“相思随水远,何处觅当年?”直抒胸臆,将全词情感推向高潮。“相思随水远”以水为载体,赋予相思绵长不绝的质感,仿佛能随流水漂向恩师所在之处。“何处觅当年”则以问句收束,满含对往昔师生时光的追忆与无法重寻的怅然,余味悠长,让读者深深感受到词人对恩师的刻骨思念。
整首词以“忆”为线,景、事、情交织,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既符合《词林正韵》的格律要求,又将对恩师的敬重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动容。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