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八秩沧桑,寰宇重光,浩气未凋。
忆卢沟月冷,山河破碎;金陵血热,赤县号啕。
烽火经年,旌旗蔽野,砥柱中流镇怒潮。
挥长戟,纵青锋所指,寇帜终销。
峥嵘岁月如涛,励后世宏猷贯斗杓。
倡和衷共济,寰球同运;复兴伟略,禹甸新韶。
铭刻前殇,缅怀忠烈,青简镌心砺剑韬。
瞻云路,护金瓯永固,万代春朝!
赏析:
《沁园春·寰宇重光》这首词格局宏阔,情感深沉,既回顾了历史的苦难与抗争,又展望了和平与未来的愿景。下面我将为您逐句赏析,一同感受词中的意境与精神。
上阕赏析:历史回眸与艰苦抗战
“八秩沧桑,寰宇重光,浩气未凋。”
意象与情感:“八秩”点明八十周年,“沧桑”概括历史巨变。“寰宇重光”喻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重现光明。“浩气未凋”则铿锵有力地表明,民族的浩然正气历经磨难却从未消减,为全词定下庄重、豪迈的基调。
“忆卢沟月冷,山河破碎;金陵血热,赤县号啕。”
意象与情感:以“忆”字领起一组扇面对,工整而震撼。“卢沟月冷”指卢沟桥事变,开启全面抗战,“冷”字暗示战端开启的肃杀与悲凉。“金陵血热”指南京大屠杀,“热”字极写鲜血之灼、苦难之深。“山河破碎”与“赤县(中国)号啕”则描绘了国家危亡、全民悲愤的景象。此句通过具体历史事件,深刻呈现了民族的深重苦难。
“烽火经年,旌旗蔽野,砥柱中流镇怒潮。”
意象与情感:“烽火经年”写战争历时之久,“旌旗蔽野”形容战场之广、声势之浩大。“砥柱中流”化用成语,比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力量如同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坚定不移、力挽狂澜,抵挡住了侵略的“怒潮”。
“挥长戟,纵青锋所指,寇帜终销。”
意象与情感:此句描绘了反攻与胜利的景象。“挥长戟”、“青锋所指”象征正义之师的英勇进攻与所向披靡。“寇帜终销”则宣告了侵略者旗帜最终倒下,抗战取得彻底胜利,语气坚决,充满豪情与快意。
下阕赏析:铭记历史与开创未来
“峥嵘岁月如涛,励后世宏猷贯斗杓。”
意象与情感:过片承上启下。“峥嵘岁月如涛”将过去的非凡岁月比作汹涌波涛,形象而有力量。“励后世宏猷贯斗杓”意为激励后人将宏伟的谋划(“宏猷”)贯注于北斗星(“斗杓”)所指的方向,即继承遗志,追随光明正确的道路,开启下阕对未来的展望。
“倡和衷共济,寰球同运;复兴伟略,禹甸新韶。”
意象与情感:再次以一字“倡”领起扇面对。“和衷共济”号召内外同心,“寰球同运”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复兴伟略”指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禹甸”(相传大禹治理过的土地,代指中国)“新韶”则描绘了中华大地迎来新的美好时光。此句表达了团结协作、面向未来的宽阔胸怀。
“铭刻前殇,缅怀忠烈,青简镌心砺剑韬。”
意象与情感:“铭刻前殇”指深刻铭记过去的伤痛,“缅怀忠烈”是追怀为抗战献身的英雄。“青简”指史书,“镌心”是刻骨铭心,“砺剑韬”意为磨砺宝剑、整顿弓套,引申为居安思危,时刻准备保卫和平。此句强调了历史教育的深远意义。
“瞻云路,护金瓯永固,万代春朝!”
意象与情感:结尾气象恢宏。“瞻云路”意为眺望云霄之路,喻指前景远大、志存高远。“护金瓯永固”指守护国土永远坚固,“金瓯”是国家的美好象征。“万代春朝”则祝愿祖国永远拥有春天般的朝气和繁荣。全词在充满希望与坚定信念的强音中结束。
总结与艺术特色
这首《沁园春·寰宇重光》艺术特色显著:
结构严谨:严格遵循《沁园春》词牌格律,上下阕均运用一字领(“忆”、“倡”)带出扇面对,工整有力,气势磅礴。
意象雄浑:选取“烽火”、“旌旗”、“砥柱”、“金瓯”等典型意象,营造出宏大深远的意境。
情感充沛:全词融沉痛追忆、热烈赞颂、深切缅怀与豪迈展望于一炉,情感层次丰富,动人肺腑。
主题深刻:紧扣纪念抗战胜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具有深刻的教育和纪念意义。
这首词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