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茶馆 >> 正文

“周情孔思”是什么动物生肖,词语解答落实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学习探索    阅读次数:2199    发布时间:2025-08-12

周情孔思生肖龙、指的是生肖猴、指的是生肖猪。


周情孔思指什么生肖,指的是生肖龙,生肖猴,生肖猪


《周公吐哺天下心,孔子韦编三绝情》


"周情孔思"这一承载着儒家文化精髓的成语,源自明代学者胡应麟《诗薮》中"周情孔思,千载同符"的论断,将周公制礼作乐的情感温度与孔子删述六经的理性思考熔铸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坐标。其深层意蕴可追溯至《尚书·周官》记载的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忧国情怀,与《史记·孔子世家》描述的"韦编三绝"的治学态度,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南宋大儒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以"周孔之道,昭如日月"阐释此语,使得这个复合概念成为宋明理学"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完美注脚。值得注意的是,清代考据学家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特别强调"周之情"与"孔之思"的辩证关系,认为这正是儒家"仁智双彰"思想的人格化呈现。


在生肖文化的解构中,牛、龙、马这三种生肖与"周情孔思"形成精妙的象征对应。牛作为农耕文明的图腾,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与周公"握发吐哺"的忧患意识同频共振,《诗经·小雅》中"谁谓尔无牛"的诘问,恰是这种勤勉品格的文学投射;龙作为《周易》"见龙在田"的智慧象征,与孔子"述而不作"的学术态度深度契合,曲阜孔庙的蟠龙柱上那些口含宝珠的龙纹,正是"孔思"中"知周乎万物"的具象表达;马"自强不息"的奔腾意象则串联起两种精神特质,既对应周公东征时"四牡业业"的奋进姿态,又暗合孔子周游列国"乘桴浮于海"的求道决心。这三种生肖共同构建了儒家精神的三重维度:牛的务实奠定伦理基础,龙的超越开拓思想疆域,马的力行连接知行两端。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唐代"龙马负图"浮雕与元代"孔子乘马"石刻,恰好构成解读这一成语的文物证据链。


当我们深入探究生肖背后的文化基因,会发现更丰富的互文关系。牛与周公的联系见于《周礼·考工记》"祭祀之牛角尺"的礼制规定,其"反刍"特性恰似儒家强调的"温故知新";龙与《易经》的渊源体现在孔子"五十而学易"的传说中,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正合"述而不作"的治学风范;马与儒家的羁绊则浓缩在"骅骝开道"的典故里,那匹为孔子灵柩衔鞍的白色辕马,成为"周情孔思"最后的忠实守护者。在当代新儒学研究中,这种生肖隐喻被赋予现代诠释——牛代表文化守成的定力,龙象征思想创新的活力,马体现知行合一的动力。台湾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代《圣迹图》中,既有周公"制礼作乐"时黄牛献瑞的场景,也有孔子"退修诗书"时青龙盘案的画面,更有"子路问津"时骏马嘶鸣的描绘,这三组图像构成理解"周情孔思"最直观的视觉教科书。而曲阜孔庙大成殿前那尊著名的"龙马负图"铜像,其龙首马身牛蹄的混融造型,或许正是对这个成语最精妙的艺术诠释。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83741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