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裂河床天皱痕,池塘泪尽嘱千文。
枯枝写就街边祭,愁绪拧成汲水绳。
云钟响,织梭奔。银丝万缕润乾坤。
忽将旱册重翻页,遍野青禾簌簌新。
赏析:
这首《鹧鸪天·及时雨》词句精妙,意象鲜活,下面逐联赏析其艺术特色:
上阕(旱象描写)
1.“龟裂河床天皱痕”:
“龟裂”具象化干涸,“天皱痕”拟人手法新颖,将苍穹比作老者皱纹
天地同悲的意境,空间纵深感强烈
2.“池塘泪尽嘱千文”:
“泪尽”双关池塘干涸与人类哀伤
“嘱千文”赋予池塘人格,似在书写遗言
以水喻墨的联想精妙
3.“枯枝写就街边祭”:
枯枝为笔、街面为纸的想象奇特
“祭”字点出旱情如丧的沉重感
4.“愁绪拧成汲水绳”:
抽象愁思物化为汲水工具
“拧”字既状绳索形态,又显心理煎熬
下阕(雨临转折)
1.“云钟响,织梭奔”:
三字对仗工稳,“钟响”喻雷声,“织梭”比雨脚
视听通感呈现雨势骤急
2.“银丝万缕润乾坤”:
“银丝“喻雨常见但“润乾坤”境界开阔
“万缕”量化雨密,“润”字见滋养之功
3.“忽将旱册重翻页”:
“旱册”想象旱情如典籍,“翻页”喻转机
“忽”字转折力道千钧
4.“遍野青禾簌簌新”:
“簌簌”兼拟雨声禾响,“新”字收束全篇
从听觉到视觉的多维复苏图景
艺术特色总结:
1.比喻系统完整:从“泪尽”到“银丝”保持水性意象统一
2.动词精准:“拧”“奔”“翻”等字动态传神
3.情感曲线:绝望→希望→新生的心理过渡自然
4.创新表达:将传统“喜雨”主题写出现代诗性
此词最妙处在将自然灾害转化为可感的艺术形象,既不失古典词格律之美,又突破传统比兴手法,展现出现代诗歌的意象张力。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