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桓山历史探源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 佘思良    阅读次数:14134    发布时间:2024-05-22

桓山,往往是被人们遗忘的地方,所以也没为人所利用。要说桓山,有箭竹,是大熊猫可以栖息的地方。在此地野生名贵中药材天麻随处可挖,也是名贵中药材黄连适宜生长的地方。

桓山位于赤水市西南角,离赤水市区大约35公里左右。东北部、东部和南部大部都由两河口镇包围着,西南一小部与四川省古蔺县接壤,西部、北部与赤水市宝源乡联华村、联奉村相连。桓山主要由万担坪、水红坪、鹅项岭、桓山、丁家坟、斑鸠洞、阳华顶、上坪等构成。海拔一般在1300米左右。最高阳华顶海拔1503米,为赤水市第二高峰。冬季积雪覆盖数日。桓山整体面积约有10多平方公里。

桓山,古称为官山。根据《仁怀直隶厅志》卷之二《疆域志》记载:官山,在城西一百里河西里,与四川叙永厅乐荣里联界,绵亘百余里,俱系荒山,以小水溪沟为界,沟以左之八节洞、麻子岩、斑鸠洞、白沙场属叙永,沟以右之黄连岩、麻子岩、箐箕岩、匠岩、石包岩、韭菜坝,属仁怀。约计川省所辖十居其四,黔省辖十居其六。

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川民金世成、黔民李占文等私垦争讼。至乾隆五十八、九及六十年(1795年),又有川、黔汉夷民人李子龙等数十余户占垦,约邻具控,经叙永、仁怀两厅勘,将李占文等驱逐,并将此山作为官荒。嗣后仍有民人入山私垦。

嘉庆四年(1799年),有桐梓县人赵继炳赴京,呈请开垦,经两省委员会勘,立石为界。六年(1801年)赵继炳复赴京,诬控邓绍谟等私占殴抢,经署遵义府周蔼联、署仁怀厅崔本、署叙州府崔特峰、叙永厅曹六兴会勘封禁。

嘉庆九年(1804 年),贵州抚部院福准,四川督部堂勒咨。据四川布政使董教增禀称:窃照白沙坪一带官山。围绕皆山,土石相间,并无平坦地,而且箐林深密,恐有匪徒托迹,封闭永作官山。而二十余年来,私垦之弊,究未能杜绝,现在情形迥非昔比,其各山树木,砍伐过半,朽弃满山,当系预为垦种之地,其势不至于争垦不止,而地方辽阔,寂无人烟,查察实觉难周,与其以兹弃土,或致藏奸,似不如令川、黔两省,各以界限,分裱良民耕种,不惟得土之利,且可防民之奸。并请于永宁、仁怀两营内,各择武弁一员,移驻该处附近弹压,庶于稽查更为周密经云。惟土物,爱厥心臧,开垦田亩,较之铜铅,各厂聚集,游手者情形迥别,倘使无业之人群趋南亩,即奸民皆化为耕农。且三年成熟,照例升科输赋,实属公私两有裨益,咨商施行,司道会详。覆查白沙坪官荒地方辽阔,人迹罕到,稽查殊非易易,不准开垦,尚恐奸徒私入滋事,一经准开,则四方流匪,呼朋引类,相率而往,日聚日多,必致滋生事端。且川省教匪,尚未剿除尽净,设因此而混其间,煽惑滋扰,则获利少而受害多。至于地方大有关系,历久以来,从未请开,自系前人先见及此,故未敢轻率从事,似应照旧封禁,未便请开,咨复到川。

道光二年(1822年),赵继炳充军陕西凤县,赦回,复赴京控邓绍谟等私垦,仍咨部封禁。道光三年(1823年),贵州抚部院程,准四川督部堂陈,咨掾布政使戴三锡,署按察使周之琦,详奉督部堂蒋批,据叙永厅蒙额禀请,开垦白沙坪官荒一案咨黔,将赵继炳控案,如何审办缘由咨复过川,以便饬遵,咨复到川遂止。

道光八年(1828年),仁怀同知徐玉章禀称,窃查卑厅官荒地土,山高壁峭,天气早寒,五谷难以结实,与原日勘详无异,但岩下之土,及山头窝聚之处,询诸土人,披称栽种包谷,晚种早收,可望成熟,约计可垦坡地数百亩,多收杂粮五六百石。与其封禁而为旷土,何如招垦以广农功,掇以此款,公募开垦,俟成熟后照下等地土赴育婴堂纳租,不果。今其地人烟寥落,草树亦稀,即有人山私垦者,一、二年旋即迁移他处,所谓不毛之地也。

由于桓山边远,道路险峻不便,地广人稀。由于清政府封禁为官山不许开垦,一直闲置没有得到利用。

解放后,19519月赤水县公安局监所组织犯人从事劳动生产,转向经营农场垦荒在宝源乡桓山开办赤水第三劳改农场(即桓山农场)。至1957年间,桓山农场在万担坪、水红坪、桓山、上坪等地修建了房屋,开垦大量的土地。种植有萝卜等运送赤水。

1958年初,《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向仁怀土碗架(地名)群力中学(半耕半读)学习。各行各业都要大办学校。赤水县人民政府立即派人前往参观学习,回来后就着手筹办农中,选点在距离县城90华里的大同区宝源乡一座海拔一千三百多米高的桓山。定校名为赤水县恒山农业技术中学,属半农半读学校。县长杨振霄为名誉校长,李松栋为副校长。19584月开学行课。第一期录取新生200名、编为四个班,教本采用普通中学课本、没有专业书籍,课程开设语文、政治、数学,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初二增设物理,初三增设化学,教师来源于赤水一中教师和县农业局的技术干部。劳动项目以种植茶树、制作茶叶为主。首期招小学毕业生200,编为初中4,教职员工11人。

1958年赤水县为桓山万担坪畜牧场基建类拨款达132805元。1958年和1959年,桓山农场基建拨款达61060元。

1960年桓山农业技术中学校在校学生400余人,初中7,高中1班。主要课程设语文、政治、数学、动物、植物、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多为睛天劳动,雨天上课。劳动项目有种植并制作茶叶,兼种洋芋、玉米、红薯、烧炭、养牛、养猪。19611月停办。

1966年赤水一中部分班级迁入宝源桓山。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

70年代中,桓山农场以茶叶为主转交给赤水县土产公司经营,成立桓山茶场。1981年起,赤水县对国营商业原有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为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或租赁给个人经营。桓山茶场解体。赤水县供销社把桓山的管理权移交给宝源公社代为管理。

1984年,宝源乡人民政府将桓山承包给村民何生才、张敬之、巫家齐造林。何生才、张敬之、巫家齐合计成立宝源乡桓山林业开发公司。桓山属国有土地,应由林业部门运管,宝源乡人民政府把管理权移交给赤水县林业局。宝源乡桓山林业开发公司与赤水县林业局签定承包桓山50年造林的经济合同。

19851月,由于赤水县林业局拨付造林款与宝源乡桓山林业开发公司发生纠纷,致使双方经济合同不能执行。

1986年冬,赤水县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仲裁终止合同,桓山的管理权由赤水县林业局移交国营同兴林场。

2017年赤水市林业改制,国有林属赤水市自然资源局管理,林权归属自然资源局。

 

 

资料来源:

《仁怀直隶厅志》 中国文化出版社

《赤水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

《赤水市志》

《赤水市宝源乡志》

赤水市档案局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849772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