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域内 >> 正文

发生在贵州赤水的一场特殊高考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王大勇    阅读次数:52068    发布时间:2023-08-11

要:高考一年一度,恢复高考政策以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因情况极为特殊,1978年在贵州省赤水县发生了一场全国罕见的高考,不仅在赤水绝无仅有,而且贵州乃至全国都不多见。

关键词:恢复高考  贵州赤水  特殊范例

缘起:在世人眼中,高考一年一度天经地义(确因人力无法抗拒因素导致高考重新组织除外)。建国以来,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以来,高考改变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命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但笔者通过近年走访、询问,了解到恢复高考第二年(1978年)发生在赤水县一场极为特殊的高考:1,非自然灾害引起重新单独组织;2,专门恢复相应考生的高考资格;3,部分录取考生保留学籍,次年入学。据一些亲历者描述:这场高考的特殊性,不仅在赤水绝无仅有,而且贵州乃至全国都极其罕见,也许是恢复高考政策以来,全国唯一一次非自然因素重新组织的高考。

 

发生背景

贵州赤水天然气化肥厂(简称赤天化)是上世纪国家的重点化工工程,属于全国大化肥建设项目。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下,由周恩来总理领导,国务院业务组直接筹划和组织,掀起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高潮。化工领域就从美国荷兰等国全套引进了13套大化肥合成氨和尿素装置,选址建于赤水河畔的贵州赤水天然气化肥厂即为其中之一,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化肥装置,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48万吨尿素。建厂之初从全省抽调许多管理和技术人员,较好保证了工程建设进度。为早日建成投产,满足一线生产的需要,1975年底起,开始在遵义地区多个县的知青中招收各工种学徒工。按照先上马,后备鞍的精神,尽管当时员工工作和生活都很艰苦,大都住简易油毛毡房,但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全厂上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大干快上,各部门人员都参加了当时的土建工作,如仪表车间办公楼修建时的混凝土搅拌,大理石地面打磨,都是车间员工们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各项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197710月,国家决定恢复高考,按照《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赤天化许多青年职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加高考。经过不到两个月的准备,据统计,当年赤天化有100多人参加了高考,上线录取30多人,录取率达到了20%以上。而同期全国75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27.3万人,录取率仅为3.6%。应该说,赤天化高考的录取率达到了2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成绩非常难能可贵,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一度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许多青年纷纷前往了解取经,特别是赤天化厂内当年落榜和未报名的年轻职工,跃跃欲试,信心满满,准备来年再战。高考成功进入大学之门无疑皆大欢喜,年轻职工通过努力经高考离开工厂外出读书的行为值得肯定,但客观地说,这种情况对于刚刚起步,急需技术人才的国家重点项目赤天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年高考大学生大多是组织花大力气培训了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生产骨干,高考成功就无条件离开了工厂,企业急需人才的流失是相当严重,尤其是积极复习参加高考在当时几乎成为一种潮流,赤天化面临技术人员人心思走的危机。

 

准考证风波

19787,全国高考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当年全国考生610万名,录取40.2万人,录取率6.6%,由全国统一命题考试,720日考政治和物理、历史;21日考数学和化学、地理;22日考语文和外语;23日外语口试。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赤天化有138名员工参加了高考报名,他们白天上班,晚上积极复习准备迎考。而当年7,赤天化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公用工程系统已进入仪表调试阶段,可以说进入白热化时期,确实处于人手紧张的状况.赤天化各部门领导特别是决策层很不平静:去年高考考走了30多名学徒工,都是各车间的骨干力量,今年高考不知道又要考走多少员工?咋办?为了保证赤天化顺利投产,一定要争取上级领导同意阻止已报名138名员工参加高考。通过积极向上汇报企业具体情况及困难,经省相关部门备案同意,决定不允许赤天化已报名的138名考生参加当年高考。 

在考试的前一天,考生们领不到准考证,赤天化相关领导宣布:经省有关部门同意,为了支持赤天化最后阶段的建设,不允许已办好准考证的138名员工参加高考。当获知这个决定后,考生们真如一个晴天霹雳,一场争取考试权利的行动开始了。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083282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