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茶馆 >> 正文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新拓展
信息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屈秋颖    阅读次数:6140    发布时间:2014-03-03

  文学语言变迁是中国现代文学变迁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但是目前文学史内部有思潮史、流派史和各种文体的变迁史,但缺少一个文学语言史。“五四”以来,中国学界并不缺少文学语言研究,例如对诸多作家个人风格的研究,但是还缺少关于作家个人语言之间的“影响”研究、“递传”研究,既没有把新文学作家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讲”进一个纵向的、发展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系列中,也没有“讲”进一个“历史”的过程中。张卫中的新著《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就是尝试将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探讨它的起源、发生与发展,概括各时代文学语言的主要特点,力求在作家与作家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勾画出一条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发展、演变的线路图,勾勒出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变迁的历史。

  当然,从“史”的角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并非简单地将以往分散的作家语言研究“串并”起来,凑成一个“史”的形态,事实上,从“史”的角度研究20世纪文学语言是源自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即虽然作家语言风格的建构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气质、禀赋、才情、审美趣味等,但它同时也与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准、教育水平,包括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学思潮、审美趣味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换言之,每个作家的语言风格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因而形成文学语言发展的时代风格。以20世纪中国的女作家为例,现代文学史上的冰心、庐隐、丁玲、萧红、张爱玲等,与新时期的王安忆、铁凝、陈染、林白的差异就既有个人因素,也有时代因素,而且时代的因素往往是造成作家语言风格差异更重要的因素。如果将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仅仅归结为个人因素,作家语言风格建构就是偶然的、随机生成的,其中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这项研究就变成了某种语言风格的鉴赏与赏析,这个课题也就不可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事实上,正因为作家个人风格的建构不是完全随机的、偶然的,它必然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个研究才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值得深入的探讨与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正是从这个理念出发着手构建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的历史。

  该书在搭建文学语言变迁史过程中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在个人语言与时代语言之间做出明确的划分。张卫中在“导言”中就比较集中地讨论了这个问题。作者认为文学语言史研究要想真正成为科学研究,其前提就是在作家的语言中划出个人因素与时代因素,并较多地关注时代因素对作家的影响。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作家个人因素中有太多的偶然性,很难成为确定的研究对象;另外撇开时代因素,也就无法评价一个时代语言的整体特点,包括对一个时代语言的价值评判。只有从作家语言的时代特点出发,才能看到20世纪中国作家之间的“影响”与“嫡传”、语言探索上的“累积”效应、不同时代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及考察语言在文学史上的“进步”与“倒退”,最终建构一部真正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其次,该书最大的特点、也是最重要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致力于考察时代因素对作家语言风格建构的影响,希望从这种影响中,找出一个时代作家语言的共同之处,同时也在时代因素的差异中,找出不同时期作家语言的差异。例如该书上篇第一章谈到:“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时期,因而这个时期的作家年龄虽然差别不是太大,但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内容、方式,文学师承和语言背景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因而作家的语言风格也呈现了较大差异。作者指出,这个时期鲁迅、周作人、胡适等接受过比较完整的旧式教育,文言对他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后来虽然也受到西文的影响,但整体来看,文言对他们的影响还是更深一些;郁达夫、王统照等作家,较年轻时就有学习西文的经历,其后或者有留学的经历,或者在国内高校的外文系学习,因而其语言中更多地显示了西文的影响;叶圣陶、许地山等作家则既未像鲁迅、周作人那样接受完整的传统教育,文言的影响并非根深蒂固,也没有像郁达夫、王统照那样早年有专门学习外语的机会,而在当时国内新旧语言混杂的环境中,他们倒是比较多地接受了旧白话的影响。整体上说,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国文学语言正处在一个大转型期,很多作家是从文言、旧白话的道路上汇集到现代白话文的旗下,因而这个时期的语言显示了“杂语化”的特点,这种情况在第二个十年才有所改善。

  正是在作家个人语言与时代语言的互动中,作者找到了描述与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的角度,搭建起一个“史”的框架,将以往那种随感的、印象式的作家个人语言风格研究变成了一个较为严谨的科学研究。

  当然,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研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因而该书也有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是上篇、下篇的各章之间不够平衡,总体上说,上篇较多地贯彻了书稿的总体构想,即比较多地从时代特点出发探讨作家的语言风格,并在时代特点的差异中寻找文学语言的差异,同时能兼顾整体描述与个案分析,对问题做了较好的阐释。而下篇几章中,可能因为前期研究较少,作者只是努力概括不同时代语言的特点,而作家个人语言与时代语言的互动并没有成为研究的焦点,这是有待作者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88044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