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短篇 >> 正文

彼岸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吕广阳    阅读次数:43465    发布时间:2022-12-25

那年夏天,各级、各部门响应号召,安排驻村干部吃住在村,攻坚克难,助力脱贫。我就分在玉兰驻村。年轻人多了,心就不太安分,人人跃跃欲试,想发光发热,做出亮点特色。有个星期六,大李子怂恿说,你们不是想搞全域旅游吗?我带你们去落银厂瞧瞧吧。

落银厂坐落在贵州最高峰韭菜坪逶迤而来的巨大山脉之上。因其盛产铅锌矿闻名,被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钨铅坝、杨家绿、灰沙坡、罐子窑等古地名延用至今。据传嘉庆年间,因过度开采,洞老山空,拱山陷落,数百旷工死于非命,血水渗进矿洞下的阴河,从龙井涌出,流了三天三夜。

玉兰是深度贫困村,尖山、凉山和拱山坝子一带,地势高寒,土地贫瘠。低矮的平房、瓦房,成了这一带的“标配”。甚至还夹杂着茅草房和窝棚,非常扎眼。

“这些人太懒了,土地大片大片的丢荒,不穷才怪。”老霍说。

大李子说:“年轻人出门打工去了,在家的都是些老年人,除了喂猪养鸡,种多也没用。”

我说:“现在倡导搞全域旅游,要是能开发古矿洞资源,说不定能帮助他们富起来。”

阿花说:“李哥,找不找得到绳子,我们进洞去看看。”

“绳子我车上有,不过,古矿洞地质条件复杂,女生不适合去。”大李子说:“矿洞内没有升降机,只能用绳子吊下去,没有谁能承担坠落、失足的后果。”

老霍说:“阿花、小荷、小月,你们在外面就行了,你们去反而是累赘。”

阿花有些不服:“哼,瞧不起女生是不是?”

我忙打圆场说:“人多力量大,女生细心多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多个人不是更好吗?”

老霍有些激动:“确保安全?在光线比较好的崖壁或房顶,也没几个男人胆敢凭一根绳子就从高处降下去,何况在伸手不见五指、空气稀薄、地质条件复杂的古矿洞中。如果他们去,那么我就不去了,出了事我背不起。”

“你们俩别争了。”阿花说:“凯哥,霍哥,我们会照顾好自己,决不成为你们的累赘,我相信古矿洞内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也非常危险,但只要发挥聪明才智,团结一心,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凯旋归来!你们说是不是啊?”

“凯旋归来!凯旋归来!耶耶耶耶!”小荷小月挥动手臂,随声附和。

我说:“这次探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而是察看古矿洞有无开发价值。出发之前,大家要统一思想,充满必胜信心,安全第一!去不去,去到哪里,取其自愿,不愿意参加的可以走,但不能泄大家的气!”

阿花说:“我们需要一些火把,如果火把熄灭,立马返回!”

我说:“火把早准备好了。”

小月说:“原来你们是有预谋的啊?”

我说:“我这个人啊,骨子里有一种不安分的基因。我早就想有一天,去探测这个废弃了两百多年的古矿洞,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可我需要有人作伴,互相照应。大李子和我一拍即合,提前做了些准备工作。”

小月说:“好啊,你们保密工作做得真好,要是你不讲,到现在我都还蒙在鼓里。”

“我也不知道。”阿花说:“现在谈旅游,有些不合时宜,人多嘴杂,难免有人说三道四。此去,如果我们发现一个织金洞、一个地下古城,玉兰就脱胎换骨了!”

我说:“各位战友,现在大家都清楚了,我再重复一句,愿意与我们下洞的,就下洞,不愿意下洞的,就在顶上拉绳子。怕受连累连绳子也不拉的,请自便。”

阿花问:“这个矿洞,就是传说中白胡子老爷爷卖仙桃的那个?”

大李子说:“不错,古矿洞垮塌那个冬天,传说有白胡子老爷爷到落银厂卖仙桃,有的矿工好奇,出洞参观,捡回一条性命。”

小荷点头:“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当地人都知道,花姐,我们去看看,洞中是否真的住着神仙?”

大李子笑说:“神仙倒没有,不过矿工的尸骨倒挺多,看起来像睡着了一样。或许还有些没有风化的僵尸可以参观。”

“你别吓人啊!”小荷说。

“我没有吓你。”大李子说:“等你们离开玉兰那天,或许你们会记得,玉兰这个贫困村会有那么刺激的地方。”

小荷说:“李哥,我和你一起!”

大李子欣然说:OK!两人一组,自由组合。”

老霍说:“老凯,我们两个一组。”

大李子说:“洞中充满凶险,我建议男女搭配,相互照应。”

到了洞口,只见这个曾经吞噬掉数百条生命的古矿洞,漆黑幽深,就像地狱之门,张着巨口,似乎想吞噬星空。站在洞边往里看,洞内漆黑,深不可测。一阵阵阴风“呜呜呜”从洞里袭来,寒气刺骨。

一向喜欢探险的老霍打退堂鼓,说:“我不去了,你们去,我在这里拉绳子。”

出于安全考虑,我劝说:“阿花、小荷,你们别去了,在洞边等我们吧。”

阿花说:“哼,又小瞧人。”

小荷说:“就是,有你们在,走哪我们都不怕!”

小月说:“我就和霍哥在顶上等你们了。”

老霍说:“可别得罪我们哦,要不等一会就不拉你们上来了。”

小月说:“万一在洞中发现了金子,多捡点上来,我们就发财了!”

小荷说:“真是个财迷。”

入洞的路盘旋着。有的地方有一米多宽,有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除了巨大的吊洞,还有盘旋而下的石壁小径。我判断,古人在采掘铅锌矿时,为了节约时间,避免拥堵,下洞均由矿工用绳子吊进洞中,背上矿石后,由盘旋的石壁小径背到地面。

我们借助电筒光,发现封死的小径上,横七竖八躺着一些“人”,想必就是遇难矿工风化的遗体了。我手心冒汗,而阿花和小荷的腿在颤抖。

老霍坐在地上,一边喘气一边说:“真他妈见鬼,这地方阴气太重了,还长着青苔,要是不讲义气,我恨不得以五十米冲刺的速度离开这里。”

我说:“大家沉住气,别惊扰了它们。”

小月说:“阿花、小荷,我们只能在这里等你们了。千万千万注意安全,等你们回来!”

我们六人击手,说:“加油!”

我往吊洞中连丢了三个石头,久久才听见石头落地的回声,我心里一沉说:“从石头落地的回声判断,这个吊洞约六十米深。我们用人在上面拉住绳子,慢慢往下放,下洞的人要紧贴岩壁,切不可解绳和慌乱,免得发生不测。”

大李子捆好拇指粗的麻绳,说:“谁先下?”

我深呼吸口气,说:“我先来!有什么情况,好及时反馈。”

老霍知道此行凶多吉少,问:“想给组织和家里人交代啥?”

小月说:“乌鸦嘴!”

其实我的心在打鼓,靠一条绳子吊入洞中,这需要多大勇气?但是,这不是旅游,也不是寻求刺激,而是给玉兰村寻找旅游资源,如果一次冒险不意间发现一处人间天堂,为玉兰“弯道”超车、曲线救村,我也算没白驻村几年。

我慢慢摸索,除了粗重的麻绳勒得全身不舒服外,下降的感觉像在飞,又像在做梦。我从未感觉到原来冒险如此刺激。

也不知下了多远。我忽然发现绳子晃荡起来。用手一摸,怎么也摸不到岩壁。借助头上的矿灯,我发现矿洞就像一个无比硕大的葫芦,入口小,肚子大,没有蹬脚和手可攀援之处。更令我抓狂的是,绳长不足,脚下深不可测。当年科学不发达,矿工在开采时,并没有过多的去开凿岩层,而是循着矿脉挖掘。上百平方米的断面,全被采空,竟无踏脚之处。

我向上看,头上悬着岩壁,似乎随时垮下来。往下看,脚下一团漆黑,凉飕飕的。电筒灯光,隐隐约约可看见盘旋而下的石壁小径。怎么办?要是时间长,大李子他们疏忽,绳子一松……好吧,就算不松手,绳子在岩壁上磨来磨去,或者捆在身上的疙瘩脱了。我越想越恐惧。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6321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