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化艺术 >> 聚焦 >> 正文

德国文学专家严宝瑜逝世,曾在一二·一运动中写下《送葬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澎湃新闻 | 岳怀让    阅读次数:12869    发布时间:2020-07-02

澎湃新闻记者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方面获悉,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德国文学研究专家严宝瑜逝世,享年97岁。

公开资料显示,严宝瑜,北大教授,生于1923年,江苏江阴人。1942年考入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学习理论作曲。1944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学习西方文学及德语。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德语助教。1952年转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先后担任系秘书及副系主任职务,协助文学大师、诗人冯至管理该系教学及科研工作。

严宝瑜于1954至1958年作为研究生被派遣至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日尔曼语言文学。1983至1984年获歌德奖学金,赴民主德国魏玛参加德国古典文学研究所科研项目研究工作8个月。1988至1990年受聘在西德拜罗伊特大学任客籍教授两年,讲授比较文学。

北京大学新闻网2016年曾刊文《严宝瑜:琴心剑胆,心忧家国》介绍:1938年,眼见到日本侵略者在家乡烧杀抢掠,15岁的严宝瑜既悲愤又不甘,发誓一定要让祖国强大起来,再也不受外国强盗欺凌。78年以后,92岁的严宝瑜满头白发,依然无比热情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严宝瑜,是一个教书匠,教了快80年书,现在已经90多岁了,可是还想教书,还想上讲台,教我们可爱的学生,讲音乐,讲文学,他们爱听,我更爱讲。这是我内心强烈的要求。”

文章介绍,1943年,中学毕业的严宝瑜考取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这时候美军进驻昆明,需要在学校里抽调学生休学充当翻译。同学们都知道严宝瑜的英文好,就建议严宝瑜去给美军当翻译。于是严宝瑜换上戎装,走进美军军营。当时美军军营里的翻译鱼龙混杂,“招募的翻译都是年纪很大的人,甚至好多人还是不三不四的人,最多说上几句洋泾浜英语” 。而严宝瑜是系统学过英语的,在中学时期英语成绩曾是班里第一。亲眼见过日军烧杀淫掠的严宝瑜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因此他在美军军营里做得尽心尽力。

后来,西南联大招生,在联大就读的同学鼓励严宝瑜报考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很多好的学者,像费孝通、闻一多、吴晗、朱自清,数不尽的都是鼎鼎大名的大师。他们的课都可以随便去听。我就越来越感觉西南联大好,而且那地方比较自由。”后来,严宝瑜考取了西南联大外文系。

1945年12月1日,昆明爆发了“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严宝瑜跟同学们罢课、游行、演讲,要求停止内战,呼吁民主和平。国民党为镇压罢课师生,杀害了4位同学。那天晚上,严宝瑜和二三十名学生志愿者到安放着四烈士遗体的西南联大图书馆守夜,以防国民党特务来盗尸灭迹。这一夜,严宝瑜久坐在烈士的遗体旁边。严宝瑜竟为自己还活着而感到惭愧。想了半宿,他终于想通了——“我们活着的人,只有去完成他们的未尽之志,才能对得起他们。”

3个月后,国民党在昆明罢课、全国声援的强大压力下,被迫答应3月17日为四烈士出殡,但附加条件是“不喊口号,不演讲”。悲愤之中的严宝瑜在茶馆里写出了《送葬歌》,出发前,“高声唱”歌咏队员四处散发歌篇,教唱《送葬歌》。“天在哭,地在号,风唱着摧心的悲歌……今天送你们到那永久的安息地,明天让我们踏着你们的血迹,誓把那反动的势力消灭。”当时3万送葬队伍一起唱起这首歌,全城空巷,万人同悲。

新中国成立后,严宝瑜赴德国留学。在莱比锡大学留学期间,严宝瑜师从著名的德国文学及音乐史学家汉斯·迈耶。1958年,严宝瑜回到北大,在西语系任教。从莱比锡大学留学归国后,严宝瑜潜心在学术领域兢兢业业耕耘着,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有关德国文学、中德文学比较、文学和音乐关系及德国古典文学等方面论文10多篇,译著10多部。

1986年,在北大的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严宝瑜提议“我们北大应该恢复蔡元培时期艺术课的教学”,得到了丁石孙、王学珍、张学书等学校领导的支持。丁石孙喜欢称严宝瑜为“严宝”,“严宝那你来做这件事吧”。严宝瑜的音乐课一开便是16年。但1994年离休后,严宝瑜坚持义务授课,他不但将学校给他的劳务报酬悉数退回,还将德国教育部授予的“格林兄弟学术奖金”捐赠给学校。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675185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