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刚过,新上任的胡乡长到基隆村搞贫困户调查。村委黄主任陪同他走村串户了解情况。
走到贫困户老王家,看见那人半闭着眼睛躺在家门口的椅子上晒太阳。
“这是我们乡新来的胡乡长,看望你来了。”黄主任向老王介绍。
“多谢领导关心。”老王缩着脚站起来握手。
“家里有什么困难?”胡乡长问。
“老婆前年去世了,我没有仔女,自己腿脚不便,靠领低保费过生活。”老王说。
“还能干活吗?”胡乡长又问。
“我腿不好,干不了。”
“家里多少田地?”
“家里一亩黄泥地,草都不长,想租别人不要,现在还光秃秃的在山坡上。”
胡乡长背着手,沿着老王家房子走了一圈,然后问老王:“你腿虽然不便,但你有两间空房子,院子又大,养鸡卖了,可以改善生活,空下来是不是浪费?”
老王说:“可以是可以,但没有本钱呀。”
胡乡长扭头对黄主任说:“你帮老王买一百只鸡苗吧,钱由我来出,一千元够不够?”
黄主任板着手指算:“八元一个鸡苗——乡长,够了。”
胡乡长说:“街上西头的路口有一家鸡苗供应站,老王腿脚不便,你负责帮选鸡苗吧。”
黄主任点头:“要得,要得。”
太阳落山,胡乡长骑着摩托车回去了。
一眨眼,春节还有三天就到了。从省城学习半年的胡乡长回来,当天晚上给黄主任打电话,说第二天早上要到基隆村看看扶贫效果。
黄主任说:“欢迎乡长来检查!”
次日,太阳一丈高,胡乡长就到了老王家。黄主任和老王在那里等候,两个人的手有点脏,眼睛血红。
“鸡养得怎样?”胡乡长问。
黄主任指着鸡舍说:“乡长,这些鸡长得不错,多亏你了。”
胡乡长看了鸡舍,将近一百只鸡,有威猛的公鸡,有毛羽发亮的母鸡。奇怪的是,这些鸡喜欢打架,几只鸡啄得上下翻飞,鸡毛散了一地。
胡乡长望了一眼老王:“你家养的鸡喜欢打架?”
老王斜眼瞄了一下黄主任,低着头对胡乡长说:“这鸡平时不打架,今天不知道怎么打起来了。”
“这鸡舍平时多长时间扫一次?”胡乡长问。
“一个星期一次吧。”老王搓着手指说。
“几天没扫鸡舍了?”
“三天了。”老王声音像蚊子叫。
“这些鸡粪全是新的,难道你们养的鸡几天才拉一次屎?”胡乡长问黄主任。
“这鸡……”黄主任吞吞吐吐。
“把鸡舍门打开。”胡乡长额头的青筋爆出。
鸡舍门打开后,鸡们扑腾腾飞出,一部分跑到隔壁老赵、老杨、老李等几个人的家里。
“真是瞎扯淡!把我当猴耍?”胡乡长眼睛瞪得像铜铃。
“胡乡长,我们没有买鸡苗,那一千元钱我直接给老王了。为了应付你检查,昨晚我把村里的鸡都借来了。”黄主任的脸红得像苹果,豆大的汗珠唰唰地掉下来。
胡乡长脸也红了,想了想说:“老黄,你掏五百我再拿五百,过了年鸡要继续养,不可再借人家的鸡了——借了可要还的!”
这时老王突然说:“乡长,那钱我没敢花,存起来了……看你真心实意地帮我,开了春就进鸡苗……”
看着老王,黄主任擦了擦汗,笑了。
(编辑:黔州)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