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来潮砥之前,听说潮砥有山有水,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令我神往。第一次坐车到潮砥,我的期待并没有落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怎一个美字了得?对于我这样一个酷爱山水的人来说,在这里工作无疑是一种享受。光阴似箭,距离那样的心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潮砥秀丽的自然风光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潮砥镇位于德江县城东南部约30千米处,东邻枫香溪镇,西抵乌江河流,南接思南县鹦鹉溪镇,北与长堡乡毗邻。坐车到塔坪后,还得等渡船过河。每次站在渡口处看着涛涛江水从峡谷中间滚滚而来,似乎在诉说一个古老的传说,仿佛呈现出很多年前商旅、过客们匆匆路过潮砥的身影,让人遐想。江对面的山峰层峦叠嶂巧妙地勾勒出“睡佛”的形状,这便是有名的“乌江睡佛”,而潮砥镇恰好座落在“睡佛”之下的乌江河畔。乌江至上而下贯穿思南、潮砥、长堡、共和、沿河,使得潮砥一度成为商贾重镇。
随着沙坨电站的建设,潮砥镇将作为整体搬迁的移民乡镇,政府机构、集镇将搬迁到对面的安坝村。只是,不知道“睡佛”在编织怎样的美梦,迟迟不肯醒来。也许此时的他正感受着潮砥新镇建设的点点滴滴,嘴角微翘,似醒非醒。电站一旦投入使用,水位上升,小镇就会被水淹没,将成为乌江之下永恒的传奇。
陈旧而干净的大街两旁大多是木房,不知经历多少风雨却依然坚固、朴实。阳春三月,河沙坝的油菜花全部开放,放眼望去一片金黄,使得路人不禁地停下脚步,沉浸在这芬芳美丽的画卷中。据同事介绍,从前的河沙坝沙子特别多,宽阔得像广场一样,中学的很多活动都在这里举行。那时,油菜花铺满沙坝,十里飘香,映黄整个小镇。后来,河沙被人们开采、挖掘,所剩河沙寥寥无几,只有水位下降时,才会看到一块不宽的沙坝。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一片汪洋。
江苏的雨花石、新疆的和田玉石,在我收集过不少的石头后,我发现自己对乌江奇石情有独钟。没经人工处理过的乌江石质朴、纹路清晰、形状独特,虽然没有雨花石、和田玉石鲜艳的色彩,光滑的外表,但是它却有着淳朴的自然美,渗透着一种亲和力。德江张羽龙先生收集的乌江奇石“开放的四川”荣获“迎世博极品石”称号,并亮相2010年世博会中国主题馆,成为乌江儿女的骄傲。长堡、潮砥一带靠岸的人家靠“捕石”为生,一年的收入颇为可观。“奇石经济”已经成为德江经济发展的一根脉胳。
山傍着水,水偎着山。幽静的河水,卸下繁华的外衣,甜蜜的依偎在山的怀抱里。绿得像一块玉佩,镶嵌在山的腰间,恰如一名威武的男子,恭敬而睿智。潮砥的山巍峨、陡峭,石多树少。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树,孰不知它们的根却生长在岩石缝里,没有泥土的滋养,但它们同样能笔直地伫立于悬崖边、山顶上。这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正是潮砥人民的缩影吗?
夏季来临,很多游人自驾车到潮砥游玩。钓鱼、游泳,观赏“乌江睡佛”、“黔中砥柱”、“峭壁禅房”、“老叟观星”众多景点,让游人们玩得不亦乐乎,累了还可以去镇上的餐馆美美地吃上一顿乌江鱼。天色渐晚,暮色中的潮砥又恢复了安详宁静,人们到江边乘凉,听着哗哗的江水声,取一瓢心灵的药剂,洁净被世俗渲染的心,人、山、水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最原始的美好,结束一天劳累的生活。
潮砥的美在于用心去感受。感受“吸江水之灵气,容山川之豁达”的人生境界;感受“大江东去,三千流水”的气魄;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凿出的人间天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潮砥有一群勤劳、热情的乌江儿女,默默地守候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潮砥新镇以“绿色水乡”为主题,打造成人们度假的旅游景点,那时的潮砥将会别是一番风采给人另一种美的感受。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便会产生眷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时间与我们一起成长。许多时候,眷恋某个地方是一种心灵的顿悟,一种感受生活的怡然自得,一种难舍过往的情愫……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