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与深秋
黄昏,我的想象更有魅力
因为,我想你
黄昏,我的心跳更有激情
因为,我想你
深秋,我的心痛了
因为,我失去了你
深秋,我的心凉了
因为,我没找到你
黄昏的脚步
春天
我把黄昏的脚步
交给了你,
因为
你是弹奏的大师。
那就
谱一曲动听的曲子,
让震撼的心去放歌吧。
黄昏
我把美丽的风景
告诉了你,
因为
你是民间着眼的画家,
那就
画一幕夕阳之景,
让晚风拂过大地吧。
春天
我把黎明的那一瞬间
锁在了梦里,
因为
生活不需要黑暗。
那就
把它封锁起来,
让伊人享受个痛快吧。
黄昏
我把夜空的宁静
恩赐给你,
因为
你曾说她是你的朋友,
那就
为了不让他孤单失落
再搂一幕夕阳送给“寂寞”吧。
又是一个黄昏
又是一个黄昏,
他的伤心
写满了街头。
那路上的男女,
仿佛是读书时,
见到心酸的字眼。
又是一个黄昏,
他徘徊在天涯。
在路上,
有牵手的男女,
总是踩着他的影子。
他闭目养神,
做了一回神仙。
又是一个黄昏,
他来到了原地。
除了熟悉的恋情,
全是陌生的身影。
他回眸即笑,
感觉是另一个世界。
又是一个黄昏,
他来到丘陵里。
夕阳也寂寞无语,
因为它在遐想,
明日黎明的天空
即将的到来。
他微笑的神情,
正在吟唱着小诗。
又是一个黄昏,
他独自在湖畔岸。
神情很淡然
他感到很幸福,
你知不知道?
黄昏后他在怀想:
暮色里有阳光!
黄昏的雨
我独自一人
走在大街上,
聆听晨曦中的雨。
那心情是寂寞的,
失落的感觉,
看那秋风落叶,
你就明白了。
我独自在雨雾中,
已走近了黄昏。
看街上车来人往,
那滋味是酸涩的。
孤单的感受,
看那牵手的男女,
你就知道了!
再次看到了黄昏
再次看到了黄昏。
身边多了一个人,
再次看到了黄昏。
再次看到了黄昏。
他不是我的女朋友,
在一起半天不语,
在夕阳的余辉里,
还是如同往常的寂寞!
再次看到了黄昏。
身边多了一个人,
再次看到了黄昏。
他是我的同事,
同在一起说笑苦眉,
自己却孤立在路旁,
显得比天空都还寂寞!
再次看到了黄昏。
身边多了一个人,
再次看到了黄昏。
他是我的好朋友,
同在一辆车上等待终点,
却感到自己的心进了鬼城,
是那般的寂寞无语?
身再次看到了黄昏。
边多了一个人,
再次看到了黄昏。
他曾是我的同事,
同在小榄古镇,
在黄昏的国道边,
仿佛告别了故乡
有十年久的日子,
是那般的寂寥!
今天的黄昏
今天的黄昏怎么了?
一来就是个好心情。
我不知道你的快乐,
是往哪里来的,
我不知道你的幸福,
是谁赐给你的。
今天的黄昏怎么啦!
心情也好多了,
也许是下了太久的雨,
忧愁已烟消云散。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久违的夕阳,
把快乐告诉了黄昏。
今天的黄昏怎么了?
粉红色的衣裳啊,
仿佛是打扮新娘
走出了洞房,
那般的迷人,
那般的灿烂。
仰望天空
忧愁落至心间,
这样的人儿
也把快乐写在了眉目间。
蓝天把最美丽的笑话
以及感人的传奇,
也不缺的安排于此。
爱情也是这样,
生活也是这样,
悲欢离合也是这样,
喜悦哀乐也是这样。
与生活没有意义的人,
也是这样。
你看看这个黄昏,
不是快乐的流泪,
就是欣喜的跳舞。
单身也不过如此,
失恋也不过如此,
悲伤也不过如此,
失业也不过如此。
雨过天晴,
他的心情就会好一些!
黄昏的你
黄昏,
我多想坐下来,
揉揉自己的双眼。
因为,
看那美丽的黄昏,
我就想哭泣;
黄昏,
我多想锁住你的艳影。
再停下来,
倚在树干上,
去读,
那抚今追昔的回忆。
晚秋的黄昏
晚秋的黄昏,
似一个潇洒的季节。
今天看见黄昏的云,
忧愁撒满了天空
思念也无处可寄。
晚秋的黄昏,
是一个多愁的时节
顾盼返家的声息
也无处可唱。
天上画出的秋景,
扮成了浅冬的模样。
晚秋的黄昏
谱成最美丽的曲子。
那陈年旧事
又显现在耳目间。
一首老歌
膜拜成夕阳和故景。
晚秋的黄昏,
会你有的凄凉。
在街上并无相思
那牵手的男女
让自己寂寞了!
漳州的黄昏
自以为换了地方,
就会是好心情。
今天我在楼顶上,
看了一幕黄昏。
脑海闪烁你的身影 ,
心静的毫无呼吸。
看远山和云彩,
我想笑,
在心里又不幸福。
看车来人往,
我想哭,
眼里却无泪可流。
那清山绿水,
也让哥哥脸上愁。
它模仿我故乡,
也不跟我说一声。
我假装地幸福,
也伪装地快乐!
而心底的泪,
却不知怎么唱!
漳州的黄昏,
宛如新娘的艳影!
又像是你,
突入而来地脚步声。
黄昏写给雨天的愁
流逝的岁月,
惜别的青春,
即将消失的世界。
也许来世可以重来,
也许来世只有放弃。
匆匆的黄昏,
能否留下感动的脚步?
过了暮色或今晚,
也许你就是健壮的青年,
也许现在你就要哭起来。
黄昏写给雨天的愁,
它体无完肤,面色苍白。
在天边长吁短叹,
模仿爸妈疲劳的肖像。
片刻间,又伪装成雨的模样,
放肆地哭了起来。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