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墨作诗,故乡在眼前。 峰峦叠嶂的平仄中 ,走出亲人的脚 步。 在田间,躬身,弯腰,捡拾漏落的光 阴。
游子,临风而立。 沉思的眸子,透过岁月的褶皱,读炊 烟,读草色的血,描摹的风情,是父 亲的铁犁,母亲的木梳,绘就的国 画。 挥毫的手,端起茶杯,听到父亲咳嗽 的声音,和母亲熟悉的叨念。
有风,那一定来自故乡的山间。 风的味道,香。甜。漫润干裂的唇 际。 风里,故乡清晰可见——深情的土地,有着麦穗的芬芳,和知 更鸟的欢唱。 这时,合上诗,沧桑的文字里,故 乡,缩成了一轮月亮。
乡村:一幅水墨画
守望麦田。 残雪,如肉体碎屑,尽自飘散。 绿色的风,拂过春天的神龛,从屋檐 以东开始弥漫。 弥漫开来,渐渐地,成一幅乡村的春 景——
牛铃,摇落冬日的惆怅。 绯红的桃花,挥写一卷诗书,别在村 庄的门楣。 柴门洞开。 脱掉霉衣的阳光,把一方晴暖,光照 一地的冰冷。
手扶木犁的父亲,一声吆喝。 落寞的心绪,在牛的背后,成了深邃 的意境。 躬身的母亲,出东门,进西门,忙不 迭地做着一些朴素而诚实的动作。 手中的扫帚,碰响厚实的阳光。 融化的雪,淘洗布满灰尘的河水。
雀鸟们自由着,快乐着,窜上窜下。 它们聆听土地与麦穗的私语,把一首 春天的小诗,写在沸腾的田野。 此刻,一只布谷鸟于山野,唱起一首 如水一般明亮的歌谣。 晶莹的汗珠,在草叶上滚动。 草尖上流动的露珠,成了这个季节独 具魅力的神韵。 麦田里起伏的麦浪,诗意了不少。
母亲:骨髓深处的痛
这仲秋的夜,如此安静。一根针落 地,也可清晰听见。 圆月像玉盘,在空中飘荡。 窗外,高脚杯欢喜地碰撞,玻璃交碰 的尖啸,弄得我孤寂的耳朵嗡嗡地 响。 在这爆裂的喧嚣中,我想——今夜,母亲的宴席上,可否摆上舒心 的笑?
此刻,我竹笛横吹。 想用笛声,减轻一分骨子里的痛感, 抹去母亲眼里一滴酸涩的泪。 不想让她酸涩的泪滴,浸透我身后那 一串串漂泊的脚印。
笛声悠悠。 一张蜡黄黄的、皱巴巴的脸,在皎洁 的月光下穿梭。 一双茧皮交错的手,忙不迭地在一针 一线里缝补漏落的光阴,和绵长的牵 挂。 一道深情而温婉的目光,从静谧的村 庄里伸出。 我骨髓深处,被盯得疼痛。 一种熟悉而久违的声音,含着泥土的 味道,在稻穗飘香的季节。 把我的乳名,连同我的生命,一起深 入到泥土的根部。
封期任,男,汉族,贵州省贞丰县人,贵州省作协会 员,贵州诗人协会理事,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中 国魂》诗刊主编,有作品五百余篇(首)散见于《诗 刊》《星星》《诗歌月刊》《大昆仑》《散文诗世 界》《山东文学》《贵州日报》等多家报刊。著有诗 集《苦楝花开》、《舞蹈的灵魂》。
【编辑:黄先兵】
碾墨作诗,比喻新奇.捡拾漏落的光 阴,朝花夕拾意 故 乡,缩成了一轮月亮。妙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