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赤水河的风景——黄葛树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赤水 苏林富    阅读次数:6286    发布时间:2025-05-11

 

赤水河流域的黄葛树,是以种子作为它繁殖下一代的方式,我们确看不到它开花,只能看到它结果,虽然,人们认为“黄葛泡儿”就是黄葛树的花,但“黄葛泡儿”只是黄葛树嫩芽。每年,当黄葛树保护嫩芽的肉形叶片脱落的后,在它的老枝和无叶的小枝上就开始出现一个个黑黑的小苞,数十个顺着枝干排在一起,这些肉质状花序托构成的圆形果实,在不受风雨的很快长大,成为一颗颗暗红色的球形小果子,果子直径7-12毫米大小,果皮上布满星星的白色小点。植物学上黄葛树属于雌雄花异熟植物,其果实称作“隐头花果”,黄葛树的花就长在它的内腔里,雄花、雌花、瘿花同生,雄花传授花粉,雌花孕育果实。瘿花,是由雌花特化而来的中性花,既不传授花粉,也不孕育果实,而是为一种与榕属植物共生存的榕小蜂,提供产卵、孵化的场所。

由于榕小蜂生活在其中,因此,看上去可吃的果子,剥开后有榕小蜂的幼虫在里面,也就无人敢去吃它。我们童年时,也曾被这些暗红色的小果子所吸引,也想将其作为裹腹之物,爬树将其摘下来,剥开后看见里面的小虫子,顿时将其甩掉。但黄葛树果实却是鸟儿的美味,黄葛树也就靠鸟儿来传播它的后代。小鸟在食用黄葛树果实后,无法消化的种子随着其粪便四处散播,才让黄葛树不仅在河岸上的空旷处落脚、生根、成家立业,自成风景外,也在赤水河两岸的悬崖、河边、城墙、堡坎、墙头、屋顶等很多奇特的地方存活下来,它时间一久就成一种特有的景观。

一棵黄葛树,每年要长出成百上千颗果实,但能够成熟的不是很多,每当下过一场雨,大量未成熟的果实被雨水从树枝上大落下来,在地上铺满一层,只有那些生命力强的能够抵抗住风雨的吹打,在阳光下慢慢地成熟,成为鸟儿的美食,被鸟儿带向远方,在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找到新的成长的地方。

黄葛树的奇特,除开它每年落叶倒在春天里进行外,也在于它是一种有记忆的树。黄葛树一般是种籽随风吹落和小鸟吞食后传播繁殖,长成小树后,也常被人们移栽到他处,因此,那些被移栽到异的黄葛树,与它仍在原地生活的黄葛树多了一样功能,能够记得它被人们栽种的时间。虽然它无法记得自己被栽种入土的具体时间,但它能牢牢记得那天春和景明、东风温煦,那天艳阳高照、南风劲吹,那天是秋高气爽、白云悠悠,那天是朔风凛冽、雪花飘飘。为记住它生命中的这一次新生,每年,它将被栽种下的时间作为它每年换掉旧叶、长出新绿的时间,以致纪念自己生命中那重要日子,以此强化自己成长的岁月。因此,黄葛树除生长在原地的之外,大凡从其他地方移栽的,不管在什么时候移栽,从此,栽下它的时间就成为它们每年落叶的时间。由于栽种前后时间上的差异,赤水河两岸的黄葛树除原生的基本都在春天换叶外,其他被移栽种植的,都遵循到栽种它的时间落叶,也就有了当有的黄葛树树冠已是一片金黄,而旁边另一棵仍旧郁郁葱葱的景致。大同镇华平村的双观音,观音庙两旁有两棵粗壮高大的黄葛树,据当地人讲,两棵黄葛树每年落叶时间不同,左边一棵每年春天落叶,右边一棵则每年秋天落叶。因此,人们说黄葛树的记忆是永恒的,栽下后只要不再移栽,它就能将自己栽种的日子永远记住,永不忘记。但也有黄葛树因各种原因,被人们多次移栽,每被移栽一次,黄葛树也就将新的栽种日子记下,不忘在新栽种的日子开始换叶,因此,黄葛树的记忆又是短暂的。

 

由于地域关系,黄葛树主要分布在川渝与黔北赤水河谷,加上木材暗灰色,质地轻软,在植物资源丰富的赤水地区,人们一般都不将其作为建房造屋的材料,也不会用来制作家具,同时,它含水量较重,燃点高,也不被当着燃料使用,因此,被人们视作无用之材,以致赤水河流域地区自古就很少有文人墨客以黄葛树为主题来进行创作,因而我们在赤水地区的历代文献古籍中很难见到有关描写黄葛树诗文,现在,我们只能够从清道光年间仁怀直隶厅同知陈熙晋主纂的《仁怀直隶厅志》中看到有关黄葛树的诗文。

陈熙晋,浙江义乌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仁怀直隶厅同知,到任后,对厅境四处可见的黄葛树产生于偏爱,因而在他闲暇之余写下的诗歌中,黄葛树成为对象之一,留下他对黄葛树的赞颂。此后,在他主纂的《仁怀直隶厅志》时,将黄葛树收入到《物产志》中,记道:“黄葛树  惟川地及此地有,其树多盘石生。”并将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的江苏南汇(今上海市南汇区)鹤沙人吴省钦(1729年-1803年)的《黄葛树考》收录其后。《黄葛树考》记道:“所谓黄葛树者,干枝复互,怪诡百状,赋诗有‘我疑此是南海榕,秃鬝不蔽万亩宫’之句”,并称“自叙州(今宜宾)而下,树见多渐大,荫渐广。” 同时记道:“《水经注》有‘黄葛峡’,宋熊本败泸川阿阴夷于黄葛下。苏子由自江阳见之,以为嘉树,独怪子瞻、至能、务观诸公无一语及之。而杨用修有《安济庙榕树》诗。《明史》合江县南有榕山,山多榕树,俗名榕子山。《三体诗》注云‘榕,初生如葛,某缘木后乃成树,则以举示闽与粤之人,皆曰榕,有大叶小叶二种。此盖大者,乃考之以通两家之邮,而予向使桂海时,憾未见一榕,且以叹遇物能名者之为难也。’”

陈熙晋也将自己写下的诗歌收入《仁怀直隶厅志·艺文志》。在他的《黄葛树歌》写道:“此树自生天地间,往来行人之所庇。似栎非栎榕非榕,形状诡怪图难工。有时盘互树三四,一气凝结摩高空。有时相据石壁上,苍龙倒伏卧波中。”“溪壑匠石过而不顾兮,曾不可以方圆樵夫斫以为薪兮,嗟入火而不然。思夫人之所弃兮,庸讵知非天之所全。岂无千仞之杉十围柏,千寻云霓枝概日。斤斧一人千林空,青山藉尔增颜色。岂无千仞之杉十围柏,千寻云霓枝概日。斤斧一入千林空,青山藉尔增颜色。”在《之溪棹歌》记有:“荔丹榕绿人如织,箫鼓丛祠赛镇江。”“香柏古楠今已尽,却教黄葛管山川。” 在《怀阳官舍述怀》写道:“黄葛荫我堂,乌桕蔽我屋。”在《长夏》中有“黄葛多根树,红莲并蒂花。”在《怀阳杂诗》记道:“青㭎红不落,黄葛绿差踈。”在《宫斋即事》写道:“黄葛阴浓清画永,一编闲课吏抄书。”在《土城关》则记下“蕉叶多连榕叶绿,橘林时接枣林丹。”

《仁怀直隶厅志·艺文志》中,还收录从桐梓迁移仁怀厅土城里的傅同形写的诗歌,在《瓜棚十二韵》中有《黄葛》,诗中写道:“托根依山石,移置幽棚里。行看借浓阴,户外有双履。”记下他将黄葛树构建盆景之的感受。由于黄葛树的生命极强,不需要多少泥土就能生长,因此,自古就成为赤水河流域的文人墨客作为私宅大院中的鱼池假山或大型盆景上绿色植物的选择之一。

清代遵义著名诗人、《遵义府志》主编郑珍曾到仁怀厅看望好友仁怀厅同知平翰,来到厅城留元坝后,看到这里的赤水河岸与城中随处可见的黄葛树,因而在仁怀厅城作客的短短半月写下九首诗歌,其中有三首就写到黄葛树。在五律《仁怀厅》中写道:“黄葛家家秀,青杉处处栽。”他在《晚步龙王祠纳凉》一诗中写道:“道士事龙穷,茗乞邻家斟。需饷两榕栽,十年见其阴。”这是郑珍在仁怀厅的一天晚上,他步出西门,来到河边的龙王祠,在与主持的道士交谈,得知龙王祠旁边的两颗黄葛树是在十年才前栽下已经树绿成阴,回去后所写。当郑珍准备返回遵义诗,又写下《留别越峰二首》,与好友平翰告别,其中第一首的第一阙中写道:“半月相从榕树阴,苦将秋雨挽离襟。”

 

 

作者简介:

苏林富,男,1985年贵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赤水县志办工作。2002年到赤水市档案馆工作直至退休。在《赤水风光》《赤水情》多次发表作品。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98729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