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赤水河的风景——黄葛树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赤水 苏林富    阅读次数:6310    发布时间:2025-05-11

 

随着赤水河成为川盐入黔的主要运道之后,黄葛树又成为装运川盐的牯牛船在沿岸码头和半路停泊的依靠,黄葛树似乎也有了对过往的牯牛船与顺流而下的竹木排筏的眷恋,在河风的吹拂下,将根扎得更深,也长得更茂盛,不同的形态显示着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它们屹立在河岸,目送牯牛船与排筏的远去,迎接着纤夫们拉着牯牛船回来,就这样装盐的牯牛船和那些过往的排筏拴住,也拴住了纤夫、船工和办筏子的人的脚步与心。

盐运兴起,川南进入黔中的大道也随之繁忙起来。在人们外出靠步行、滑竿,运货靠肩挑、背背的时代,乡间大道边的那些粗壮的古老黄葛树的绿色伞盖,为过往的人们挡风避雨,遮阳纳凉。慢慢地许多以经营饮食茶酒的“老嘎婆”,专卖“冒儿头”“滚豆花儿”的腰店子,出现在黄葛树为人们提供的那片阴凉里。每天,那些大道上南来北往的生意人,“盘担子”的力夫,挑着自产自销农产品的农民,用尖尖背篼背着土城里及以上地区特产到厅城的人们,挑着书箱到省城赶考的读书人,坐着滑竿上任或去职的官员,带着媳妇回娘家的青年人,急匆匆赶路的报信人。每当饷午时分,都要在这些“鸡毛小店”歇稍,或吃饭喝茶。这些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来到这里总会自然熟,都会在相互地天南地北、漫无边际的摆谈,说着不管别人听得懂听不懂的话,然后在起身道别,各自或相约走向他们的目的地。一年四季的每一天,发生在这里的大事小事,都在黄葛树默默注视下进行着,同时,黄葛树那明亮翠绿的颜色,老远老远地就招呼那些飘泊的旅人,成为他们旅途中的目标与希望。

当时,每隔三十里华里,大凡有黄葛树的地方,相继出现大大小小的场镇。人们说黄葛树牵来了场镇,也在场镇牵出长长短短的街巷,牵来大大小小的商号店铺和茶馆酒店,让那些南来北往的商贾,探亲访友的过客,或对襟长衫、或箩筐扁担,从不同的地方经过这里,在这里歇过脚,喝碗怀茶,吃个单碗,摆一摆沿途的风土人情、习惯美食、见闻逸事,稍后结伴随行,或抱拳作揖、就此别过,互道一声:后会有期!又各自西东,去忙活自己的需要打理的那些或大或小的生意。那些长途远客,日暮时,便在此找个客栈住下来,酒足饭饱饭后到戏园看上一出川戏,到茶馆听一段“怀声儿”,第二天又从这里启程,去往自己要去的地方。

 

生活在赤水河流域的河岸、山坡、悬崖,岩石、城墙、堡坎、河堤上的黄葛树,为桑科榕属的高大落叶乔木,高15至20米,胸围3至5米。树干粗壮,树皮呈灰白色,但因树冠大,枝叶稠密,雨水往往顺着树干流下来,使得部分树皮变成黑褐色或呈现浅浅的绿色。它根深杆壮,枝杈密集,大枝横伸,小枝斜出,树叶茂密,能忍受得住赤水河谷夏季的高温和潮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生长快,寿命很长,在赤水河两岸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随处都看到它们的身影,百年以上大树在比比皆是,远远望去,它们那高大的身影,就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那里。

每年,当萧瑟的秋天降临赤水河畔,高大的黄葛树,它们没有与其他落叶树为伍,没有加入在金风中争先恐后地将自己染成金色或红色,而是与赤水河流域那些常绿阔树一样,在黄叶飘飘时始终坚守着的那抹绿色,用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渡过惨绿愁红的悲秋,以满树的翠绿,点缀着色彩单调、寒风凛冽的冬,迎来又一年鸟语花香的春。当春风吹拂过赤水河两岸,黄葛树才慢慢将枝头那些绿过夏、秋、冬的叶染成金黄,仅短短几天,满树的深绿色就变成金黄色,在暖暖的春风中飘落到地上,将地面铺成一片金黄,也让黄色将树下的草地填得满满,让秋的金黄再度重满是葱绿的春,也吸引众多的网红来到树下,直播这春天里的秋。如果不是四周满眼的绿,四周争奇斗艳的花,枝头上尽情鸣唱的鸟,你可能忘记现在已是春,似乎又置身于秋,这也正是赤水河流域的黄葛树让人感到奇特之处。

由于赤水河流域的黄葛树是一种介于落叶与常绿之间的物种——冬青物种。每当秋的来临,金风将各种落叶乔木的绿染成或黄红色,并将其送归大地,让它们进入漫长的休眠期,任凭光秃秃的枝头在寒风中默默地等待第二年春的来临,在东风中苏醒过来,重新发芽,长出新叶,而同属落叶乔木的黄葛树则没有这种特性。每年春天,在温暖春风中,当黄葛树上的叶子飘落完后,光秃秃的枝头上立即就长出修长而尖尖的新芽,每颗新芽外都有一层像黄葛兰花瓣的肉形叶片,它紧紧地将嫩芽裹住。黄葛树的新芽比黄葛兰花要长,长约五六厘米,在接近柄蒂处为淡淡的绿色,慢慢地成从淡黄色过渡到淡红色,到达黄葛泡儿尖时越红,从绿、黄到红色过渡则是那样自然无痕。过去,赤水地区将各种水果和野果统称为“泡儿”,因此,被肉形叶片包裹着的黄葛树嫩芽被称为“黄葛泡儿”。黄葛泡儿的那层肉形叶片,吃起来酸酸的,约带一点涩味,是无毒,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我们,大都有吃过黄葛泡儿的经历,那种酸酸涩涩的感觉似乎仍然留在舌尖。

黄葛泡儿上那片片的肉形叶片,是黄葛树嫩芽的保护者,它让嫩芽免受风吹雨打,我想,这大约是黄葛树对其嫩芽的一种自我保护,也是黄葛叶成长的摇篮,这也是黄葛树不同于其他常绿或落叶乔木之处。当黄葛树的嫩芽在春风的吹拂下,缓缓绽开时,包在它外面的那些肉形叶片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从枝头上掉下来。大约三四天,黄葛树那光秃秃的枝头上已是绿叶满枝。

人们感叹黄葛树生命的奇特,它凭一己之力打破四季轮回与节令规范,除每年换叶前后的六七天外,即便在萧瑟的秋天里,在凛冽的寒冬中,它整个树冠都是绿色的,与它那些仍然安身在溪河岸边、崖壁石坎、城墙壁上的同族同宗,共同撑起一片深绿,在四周营造出一片浓得散不开的绿色。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99016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