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那边传来怪异的声音。马达的心事被暂时中断。他看到一个双下肢畸形萎缩的青年,艰难地往前攀爬,手里端着一个盒子,并低头尽力地献唱着。他每到一个旅客的脚下或胯下就会停顿一会,然后再离开。有人投钱,有人只投去怜悯的眼光,有人投去欣赏的神色。眼看到那人就要穿越到这节车厢,马达突然很想哭。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头脑发麻,多年前曾有过,那时他在看电影《情书》。当那人来到他的脚下时他感到那人就是自己,因而他将脸转向车门。眼泪就要莫名其妙地涌出来,他递给了那人十元钱,然后用手假装摸头发。他擦干了一粒粒的泪水,心里有这个世上没有的味道。
陆出地铁后,就与马达一起寻找传媒。按照刘老师的说法,到站后可以电话一个姓叶的老师。马达的电话漫游,陆联系后得知要先找到一地方名叫珠江绿洲。举目四望,传媒还不见踪影,现在又要找到这地方。马达兴冲冲地冲过天桥,然后到了公路那边。当他看到一簇簇人从一处过道汹涌出来,他知道那就该是传媒了。
陆现在需要找到珠江绿洲。他们盘问到一个戴老花镜的人跟前。那边林子里幽会的俦侣在往这边望。老人说这眼前的就是珠江绿洲。原来真是。马达终于露出来一丝微笑。他朝那里的门卫走去,看到里面喷水池上的天然大字:珠江绿洲广场。
那天,潘的路线现在已经抵达了一处叫北京图书馆的地方。早先经过积水潭。他真不相信刘老师说的路线竟在眼前一一重现了。潘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事,马达与他的年龄不太相符。他常常语出惊人却行为幼稚。
图书馆大楼前,是反应当年红军革命烈士的群像,大概有十几个雕像集中在一个场景里,有的拿着书卷有的往前张望有的昂首挺胸。潘说现整个北京都正在纪念辛亥革命,所以会有些热爱红色经典的人来取景拍照。一边说,就有人站在马达身后拍照。他们被照进辛亥革命宣传横幅和雕像里面。
入口处的工作人员将马达拦在门外。潘后悔今天没想起来,是国庆节。图书馆五点下班。但马达觉得这一趟进城很值。潘说,他将带他去北大看看。
北大在哪?好像是天堂那边。乡下还有孩子正在讨论这个问题。城里人都说那群孩子简直是群凶觊觎,北大也是他们敢想的。老师们则是在虔诚惎诲,父母们拼命地攒钱供养。陆说任何年代想从边缘省市考到北大来,无疑是好高骛远的事,也许是吧!马达说这不公平,因为北京市人上北大完全不用这样费劲。
公交车下站,潘娴熟地走进校园。马达试着体会上北大的乐趣,但脑海里尽是些大学无聊的场景。他走在宁静的校园,开始鼓励自己幻想这就是牛津哈佛。看到那些苍翠的大树马达就想到影片《死亡诗社》来,那些热爱诗歌的人,从校园树木里逭逃而出。一切并不简单,在黑暗的洞穴里,诗人们念着自己心爱的诗歌而尽情狂欢。
潘说自己在北大教书。这让马达甚是吃惊。后来潘说是教体育,每周星期三,一节课一百元。但因为听课搬到了邓庄,过些日子潘又要搬进北大。那里离传媒近一些。
马达走进北大的食堂,那是完全的自助餐形式。从南到北走一遭,可口的菜肴随处可见。潘找身边路过的北大同学帮忙刷卡,再给钱。马达那天没食欲,他一直沉溺在对北大现实与幻觉间的痛苦挣扎里。他不止一次对潘说北大也不过如此。然后再去喝口汤。当六点三十分时,潘告诉说北大的大礼堂里有两场电影。他和另外两女孩已经买票了。有一个女孩是贵州的,潘说。
马达站在观影室外,对着海报与来往观看海报的人观看。夜色藏匿住一些校园真实的底片。淡淡的人影三五簇拥而来,最后那俩女孩也来了。潘介绍马达时说他是个诗歌爱好者。马达不好意思,往那边看不见的夜色更深处搁放眼神。
马达从一个放弃观影的同学那里买来电影票,两场十元。但马达发现电影票上标着: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他觉得有点被忽悠了。但还是进去了,他没按位置编号就坐。在礼堂正中央,他看到攒动的人头在座位间镶嵌着。二楼的位置,居高临下围成一个圈。前面,巨大屏幕在濒临真实,而一会的广播,更增加观影前的忐忑心情。
马达记住了一些事,像影片叫《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是吕克·贝松自编自导自己投资的,他听潘说这已经是贝松的系列童话作品的第三部了。所以,他看得很带劲。但潘则和身边的俩女生聊得带劲。他们在聊艺术,潘将自己刚学的电影创作知识与北大文学院的女生狂侃,然后,各得其所。马达有话没说,全凝噎在影片里面。直到那部电影结束。潘告诉说下一部是《帝企鹅日记》,只能看到九点一刻,因为最后一班公交也就那个时候。
他们按照电话里说的,找到了珠江绿洲二栋第十九层1904房间。门铃声响起,开门的正是长发老师。他腼腆地笑了下就示意进屋。后面的人络绎不绝地进门。也像是邓庄的教室,椅子和椅子摆放在那。陆说邓庄那是临时租下的场地,那里原来是村卫生室,而传媒这边则是老师的住宿。
他们又重复地坐上去。你望我我睃你。都觉得有些局促。刘老师开始放松场面。来了几句诙谐话,很快就放松下来。然后就是前面早期导演组的上课。按照叶的说辞,后面是本期分成的两组依次上课。
马达安稳地坐下来。头脑里空荡荡的。他很快进入了角色,但那不是老师想要的角色,而是马达梦里的一个替身。他觉得自己已经写成一个个的剧本。有几次,当陆听到马达滔滔不绝地说些剧本完成后的想法时,他像在听天书。陆承认马达可以写诗歌,但剧本就免了。要么放弃一边。马达坚强地说他还在研究杂文与散文。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