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山鹰》之第二十八章 王老五浴火重生了 大山鹰鹏程万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 何开纯    阅读次数:53197    发布时间:2023-05-07

 

一天,县城苗药堂正忙得不可开交,门外突然来了一副担架,担架上平躺着一位双牙紧咬、人事不省的病人。

病人被一队荷枪实弹的军人簇拥着,清一色草绿色棉平布军装,帽子为圆型短帽檐,前方正中一颗八一红星帽徽,胸前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布料胸章。

同志们!请大家让一让!我们有一位同志急需抢救!谢谢大家!

走在队伍前边,上衣兜别着钢笔的瘦高个子还没跨进大门就不停招呼!

招呼声中,苗药堂前厅医生、护士、病人齐刷刷让出一条道。

瘦高个走到大厅药柜前,一边取出钢笔,一边对着药剂师说:

药剂师同志!请给一张纸!按我处方抓药!要快!

药剂师身着苗族服装,年龄不到三十,他接过处方,愣住啦!为什么?因为递过来的不是处方,只是几味药名。一张便条写着:人参10克、附子15……牛黄1分、银针1根。纸条上既无病人姓名,患什么病,多大年龄,又无开处方人名。

他想:药剂师照方抓药是工作职责,但是,这不算是处方啊!处方得写明:病人叫什么?什么病?年龄多大?医生是谁?就算这是应急处方,省掉其他部分可以,但医生姓名总该有啊!在苗药堂治病的病人,如果不是苗药堂医生处的方,真出了问题总可以找到责任人啊!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再说,这续命汤的配方也不合常规啊!牛黄怎么能掺和着人参、附子一起熬煎?不!不!此药不能抓,针不能给,得先问问医生!

瘦高军人递过纸条,随着大声吩咐随从人员:

把担架抬到抢救室,留一人负责熬药,留一人协助我抢救。剩下人全部到外面负责警戒!

满屋候诊病人看见药剂师直愣愣站着,心想:

药剂师不抓药是不是这瘦高个不是医生?处方有问题?对!不是医生就不能处方,不是正规处方就不能抓药!是啊!是医生为什么不在自己医院治病,把病人抬到这儿来?再说,石玉生国医馆就在附近,那里抢救条件比这里好,来这里做什么?话又说回来,既然相信苗药堂,把病人抬到这儿,就应该把病人交给这里的先生处理啊?难道这是在耍军威?这些军人是从哪儿来?从没见过啊!是不是冒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唉!这事真是奇怪了,说他像国民党军队一样不讲理吧!又好像不像,这人说话这么和气,还称大家是同志!说他讲理吧!这里有老医生坐诊啊!怎么就不尊重?如果真出了什么问题找谁负责?

苗药堂平时就四人:两名医生,一名护工,一名药剂师。医生前厅坐诊,护士负责接待、护理病人。

前厅坐诊的两人,一名老医生,一名中年女医生,是父女俩。父亲银须老头,女儿中年医生。父亲姓雷,名庭友,女儿雷蕾。

银须老头包白布帕,穿蓝布长衫,胸前有6对用棉布做成的纽扣。两只长袖口绣有花纹,腰间扎着一块大布料绣上花纹的腰带,看上去显得精神饱满。

中年女子头挽锥形发髻,包白帕,帕外包帕勒,帕勒下端吊有20余串白、红、青等不同颜色的小珠子,每串珠子末端系有一个方孔古钱币,耳垂上吊着一副银耳环。

中年女子衣服比老头的衣服更显特色,上衣为青布大领对襟短衫,背褡绣有正方形花色图案,镶花大衣领,衣肩上有三根刺绣线带,带的尾端系有数串小珠,珠上系着小古钱币,胸前有两块绣花小帕斜搭着。

父女俩在前厅相对坐诊,不知是瘦高个军人用药没征求他们的意见,还是瘦高个的声音、言行举止让他们不满意,或者说怕其中有诈,是在冒充军人借机惹事,会给苗药堂招来事端。这时,两人同时放下了手中的笔,站起身,脸上露出惊疑!两人惊疑什么?满屋子人不知道。

先生!这药抓不抓?银针给不给?

药剂师走到老医生面前,毕恭毕敬递过纸条!

老医生接过纸条,眼一瞄,随着大声说:抓!赶快抓!针也给!

老医生说完话,对着中年女医生边招手边说:雷蕾!快过来!

父亲!什么事?是不是?

女医生凑近老医生耳边轻声问老医师。

快去抢救室仔细看看!

老医生同样轻声向女医生耳语。

各位父老乡亲!今天因为苗药堂要抢救一位病人,请大家都回去,明天再来!对不起啦!

老医生开始不停招呼大厅里候诊病人。

苗药堂连二铺面,有前厅、有后房。前厅左右门诊,靠里是药柜。后房由一条巷道分开,巷道两边是房间,什么抢救室、治疗室、熬药间、开水房之类。抢救室、治疗室门对门;熬药间、开水间同样窗对窗。

女医生走进抢救室,只见瘦高军人戴着口罩,将病人成左侧状,不停用酒精在左耳尖消毒,然后不停揉按耳尖,当血肿一出现,迅速将银针刺入耳尖穴,抽针挤血。

左耳尖针刺结束,随即用同样的方法让病人成右侧状……针刺右耳尖。刺完耳尖穴,紧接着开始刺双脚涌泉穴……

耳尖穴、涌泉穴针刺完毕,瘦高军人双臂一伸,口一张,似放松,似调息,大口大口呼气吸气,随即将宽如蒲扇的右手掌按在病人胸部,一按一抬,又一按一抬,时而停、时而动,动静结合……右手手背青筋鼓胀得像爬满一条条蚯蚓……

在女医生眼里,瘦高军人用气功抢救病人手法娴熟,放血部位精准。人的模样、手掌、动作呢,似乎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要不是军人有口罩罩着,是穿着一身军装,她简直就敢认定是石顶山王老五!要不是15年前苗迁祠被炸毁,王老五已经与喻德才同归于尽,她甚至完全可以肯定就是王老五。

军人没说话,也没有时间顾及说话,或者说,就连女医生是否站在他身边可能也不知道。

女医生退出抢救室,走进熬药间,对着熬药的军人说:

小兄弟!请问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赤水?躺着的病人是什么人?抢救病人的军人又是谁?救人的是军医吗?他是哪里人?

女医生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58929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