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木林心中猜测图尔洪可能正在追求阿孜古丽,而阿孜古丽还在犹豫之中,便回答道:“他挺好的,有丰富的知识,又有英俊的长相,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人。”
阿孜古丽淡淡地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什么。
他们来到市委大院,找到了职工食堂,只见里面空空荡荡的,仅有几个厨师在收拾餐具。
阿孜古丽向一位看上去像是管理员的男人问好,然后提出了牛木林要在食堂搭伙吃饭的要求。
身材高大的管理员飞快地看了一眼牛木林,满口答应了。
牛木林和阿孜古丽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市委食堂,向电视台走去。
牛木林通过刚才的一系列事情感觉到阿孜古丽待人热情,为人诚实,便打消了初次见面的拘谨,大胆地问道:“阿孜古丽,我看你和别的维吾尔族人长得不太一样?”
阿孜古丽笑眯眯地问道:“哪里嘛不一样?”
牛木林回答道:“我看他们绝大多数都是长脸形,而你的却是圆形的。这是为什么呢?”
阿孜古丽开心地笑了起来,说道:“你嘛是真正的当记者的材料,眼睛嘛看得太仔细了。我的爸爸嘛是维吾尔族。我的妈妈嘛是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是最漂亮的民族,你嘛知不知道?”
牛木林从来没有和乌兹别克族人打过交道,自然一无所知了,便诚实地摇了摇头,回答道:“不知道。”
阿孜古丽说道:“乌孜别克族人嘛眼睛特别大,文化素质嘛非常高。我妈妈的爸爸、妈妈嘛,很久以前是从苏联的乌兹别克斯坦嘛到中国经商来了。我妈妈的爸爸、妈妈嘛住在喀什噶尔,后来嘛搬到了乌鲁木齐,把我妈妈的爸爸、妈妈嘛的小女儿,就是嘛我的妈妈嫁给了我的嘛爸爸。你嘛明白了没有?”
牛木林费力地听着阿孜古丽的讲述,心中还在不停地像数学作业中变换单位名称一样,对应着阿孜古丽口中不同的爸爸和妈妈。
当时,牛木林并不清楚自己的家族与乌兹别克斯坦这块土地、乌兹别克民族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他仅仅是为了了解阿孜古丽口中那个最漂亮的民族。
牛木林回到宿舍,找出来一本介绍中国各个民族的书籍《中华民族》,翻到《乌孜别克族》那一章,认真地阅读起来;
乌孜别克族是中亚地区人数最多的民族,也是全世界仅次于土耳其族的第二大讲突厥语的民族,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生活在苏联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伊朗、阿富汗等国家。
乌兹别克族的最早记载出自《元史》,当时叫做月祖伯。
乌兹别克人在阿布海儿汗时代建立了乌兹别克汗国。乌兹别克汗国解体以后,一部分游牧部落追随昔班尼南下,迁徙到楚河流域的农耕区,占领了布哈拉、撒马尔罕、希瓦、乌尔根奇和塔什干等花剌子模故土上的城市。大量操突厥语的游牧民,例如葛逻禄人、卡拉吉人、阿儿浑人、乌古斯人等同当地的伊朗人、塔吉克人混居融合,形成了一个以农业生活为主的过着定居生活的新族群——撒尔塔人,组成了后来乌兹别克族的基本构架 。
历史上,中国对中亚乌兹别克人的称呼大都冠以地名。撒马尔罕人、浩罕人、布哈拉人和安集延人就是明、清两代对中亚各地乌兹别克人的通称。其中以安集延人使用的最为广泛。
中亚河中地区与新疆毗邻,两个地域的地理环境十分相似。由于经济生活的需要,两地的居民经常进行交往。元代,金帐汗国的乌兹别克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来到我国内地经商。
16世纪至17世纪,乌兹别克人商队到中国经营丝绸、茶叶、瓷器、皮张、大黄和各种土特产,开始留居新疆的一些城市,而且人数逐年增多,主要分布在伊宁、喀什、乌鲁木齐、莎车、叶城、木垒、奇台等地区。中国称境内的乌兹别克族为乌孜别克族。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新疆乌孜别克族的人口很少、居住分散,没有条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是,在自治区及地、州、县(市)中,乌孜别克族人民同实行自治的新疆各民族一样,享有充分而平等的民主权利,共同管理本地区的地方性事务。
民间文学在乌孜别克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谚语、格言等。乌孜别克族能歌善舞。舞蹈以动作轻巧、富于变化而闻名。民族乐器有独它尔和弹布尔。民间音乐的曲调婉转曲折,优美动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